利用植物篱防治水土流失的技术及其效益研究综述

被引:9
作者
董萍
严力蛟
机构
[1]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关键词
植物篱技术; 水土流失; 综合效益;
D O I
10.19336/j.cnki.trtb.2011.02.047
中图分类号
S157.2 [水土保持的综合治理措施];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随着我国水土流失的日趋严重,植物篱技术已成为一项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概述了植物篱的定义、种类,篱笆植物的选择,植物篱的种植模式及其效益评价;根据目前研究状况,指出了当前评价指标体系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应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所有指标划归为生态、经济、社会三大类;在评价时则要根据实际需要选取合适的指标,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对植物篱的效益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价。
引用
收藏
页码:491 / 49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8 条
[1]   Effects of hedgerows on sediment erosion in Three Gorges Dam Area, China [J].
Sai-Leung NG ;
Kwai-Cheong CHAU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diment Research, 2008, (02) :119-129
[2]   中国四川旱坡地植物篱农作系统能流特征(英文) [J].
陈一兵 ;
林超文 ;
黄晶晶 ;
涂仕华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7, (05) :960-968
[3]   植物篱运用关键技术分析 [J].
马德举 ;
梅建新 ;
刘雄 .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 2007, (03) :36-37
[4]   植物篱对紫色土区坡耕地水土流失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J].
林超文 ;
涂仕华 ;
黄晶晶 ;
陈一兵 .
生态学报, 2007, (06) :2191-2198
[5]   旱坡地“作物-植物篱”系统能流特征研究 [J].
陈一兵 ;
林超文 ;
黄晶晶 ;
李占斌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7, (02) :171-175+178
[6]   红壤坡地不同类型梯田的水土保持效应 [J].
张国华 ;
张展羽 ;
左长清 ;
李小强 .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07, (02) :77-79+84
[7]   生草覆盖与植物篱技术防治紫色土坡地土壤侵蚀与养分流失的初步研究 [J].
夏立忠 ;
杨林章 ;
李运东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7, (02) :28-31
[8]   水土保持对水资源系统安全的影响评价 [J].
陈卫宾 ;
董增川 ;
何长高 ;
李彦彬 .
中国水土保持, 2007, (01) :32-35
[9]   等高植物篱种植模式及其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J].
王燕 ;
宋凤斌 ;
刘阳 .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2006, (04) :369-374
[10]   三峡库区植物篱技术对坡耕地土壤肥力的影响 [J].
廖晓勇 ;
罗承德 ;
陈治谏 ;
王海明 .
水土保持通报, 2006, (06)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