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总则》知识产权条款评析及未来立法展望

被引:17
作者
何华
肖志远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关键词
《民法总则》知识产权条款; 评析; 展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4 [知识产权];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世界各国民法典对于总则编知识产权条款的设置有单一模式和全面模式两种,我国《民法总则》采取了前者,仅在第123条对知识产权进行了规定。与《民法通则》相比并未有太大进步,反而在条款数量上有所弱化。在内容上,尽管其有一定的进步,但也存在着诸如对权利特性的描述值得商榷、对客体类型的规定不够完整等缺憾。《民法总则》第123条主要起到一种宣示知识产权属于民事权利范畴的功能,却无法实现对知识产权单行法的统领功能。立法者应考虑基于知识产权法自身体系化的逻辑要求和法律适用的现实需要,在民法典编纂工作完成之后,适时启动我国知识产权法典的编纂工作。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的制定 [J].
张鸣起 .
中国法学, 2017, (02) :5-24
[2]   民法总则是确立并完善民事基本制度的基本法律 [J].
李适时 .
中国人大, 2017, (07) :15-17
[3]   民法法典化运动中的知识产权法 [J].
吴汉东 .
中国法学, 2016, (04) :24-39
[4]   民法典的时代特征和编纂步骤 [J].
王利明 .
清华法学, 2014, 8 (06) :6-16
[5]   论我国民法上的发现权——兼论将发现权作为科学领域荣誉权的理论构想 [J].
王竹 ;
杨亦楠 .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02) :24-34
[6]   论知识产权国际保护体制与中国应对之道 [J].
何华 .
国际问题研究, 2008, (01) :30-35
[7]   知识产权本质的多维度解读 [J].
吴汉东 .
中国法学, 2006, (05) :97-106
[9]  
《民法总则》的时代意义[N]. 王利明.学习时报. 2017 (001)
[10]  
知识产权法典化基本问题研究[M].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何华,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