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北须家河组砂岩储层成岩特征研究

被引:13
作者
周彦 [1 ]
黎平 [2 ]
谭秀成 [1 ]
全永旺 [2 ]
何莹 [2 ]
机构
[1] 西南石油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中石化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成岩特征; 成岩阶段; 成岩序列; 川东北地区; 须家河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川东北地区须家河组砂岩薄片样品的系统鉴定和研究,详细分析了它们所经历的各种成岩作用,探讨了这些成岩变化的发生机理及其对储层孔隙的影响程度,划分了研究区须家河组砂岩的成岩阶段,并建立了其成岩演化序列。研究结果表明:强烈的压实、压溶作用和早期方解石胶结作用是造成本区须家河组砂岩原生孔隙大量消失的关键因素,同时使地下酸性流体失去活动空间,导致溶蚀作用不发育,储层异常致密;根据碎屑岩成岩阶段划分规范,须家河组砂岩经历了多种成岩变化,成岩作用强度大,目前已处于晚成岩B亚期。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4+202 +20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储层成岩相 [J].
张响响 ;
邹才能 ;
朱如凯 ;
陶士振 ;
杨式升 .
石油学报, 2011, 32 (02) :257-264
[2]   隆昌北须二段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 [J].
何琰 ;
彭军 .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2 (05) :65-69+186
[3]   四川盆地广安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四段低孔渗砂岩成岩相类型划分及半定量评价 [J].
张响响 ;
邹才能 ;
陶士振 ;
徐春春 ;
宋建荣 ;
李国辉 .
沉积学报, 2010, 28 (01) :50-57
[4]   川西须家河组超致密砂岩成岩作用与相对优质储层形成机制 [J].
吕正祥 ;
刘四兵 .
岩石学报, 2009, 25 (10) :2373-2383
[5]   致密砂岩气藏储层成岩流体演化与致密成因机理——以四川盆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为例 [J].
朱如凯 ;
邹才能 ;
张鼐 ;
王雪松 ;
程荣 ;
刘柳红 ;
周川闽 ;
宋丽红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9, 39 (03) :327-339
[6]   川中南河包场须家河组砂岩沉积—成岩作用 [J].
张胜斌 ;
王琪 ;
李小燕 ;
王多云 ;
陈国俊 .
石油学报, 2009, 30 (02) :225-231
[7]   川中地区上三叠统须四段厚层砂体成因及油气运移通道分析 [J].
谢武仁 ;
李熙喆 ;
张满郎 ;
李晓革 ;
盛日正 .
石油学报, 2008, (04) :504-508
[8]   低渗透储层成因机理及优质储层形成与分布 [J].
杨晓萍 ;
赵文智 ;
邹才能 ;
陈孟晋 ;
郭彦如 .
石油学报, 2007, (04) :57-61
[9]   鄂尔多斯盆地塔巴庙地区上古生界砂岩储层“酸性+碱性”叠加溶蚀作用与储层质量主控因素 [J].
王京 ;
赵彦超 ;
刘琨 ;
王家豪 .
地球科学, 2006, (02) :221-228
[10]   中国三叠系陆相砂岩中自生绿泥石的形成机制及其与储层孔隙保存的关系 [J].
黄思静 ;
谢连文 ;
张萌 ;
武文慧 ;
沈立成 ;
刘洁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3) :273-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