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菌种共发酵体系的建立及生物转化玉米秸秆

被引:9
作者
陈庆森
刘剑虹
李跃腾
阎亚丽
庞广昌
机构
[1] 天津商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
基金
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
关键词
混合发酵; 绿色木霉; 酵母; 单细胞蛋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Q92 [发酵工业];
学科分类号
081703 ; 082203 ;
摘要
利用氨处理酸中和的方法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再通过几种微生物绿色木霉TB101、假丝酵母(321、1817)、啤酒酵母2.339构成混合菌共发酵体系,依据多种微生物生长及代谢特性,利用正交实验法,优化出一套完整可行的混合菌发酵的技术路线和工艺方法,以实现玉米秸秆微生物的有效利用。在发酵温度为30℃,培养基的最初pH5.0,木霉接种72小时后接酵母,再发酵5天后测得蛋白质在绝干产物中的含量可达成21%,纤维素的利用率72%。这些为开发自然界这一重要秸秆资源奠定坚实的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3+27 +2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多菌种共发酵生物转化天然纤维素材料的研究 [J].
陈庆森 ;
刘剑虹 ;
蔡红远 ;
阎亚丽 ;
胡志和 ;
庞广昌 .
天津商学院学报, 2000, (03) :1-6
[2]   利用多菌种共发酵技术转化玉米秸秆的研究 [J].
陈庆森 ;
刘剑虹 ;
潘建阳 ;
胡志和 ;
阎亚丽 ;
张晓玲 ;
庞广昌 .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99, (05) :1-6
[3]   利用多菌种混合发酵转化玉米秸秆的研究 [J].
陈庆森 ;
刘剑虹 ;
潘建阳 ;
胡志和 ;
阎亚丽 ;
张晓玲 ;
庞广昌 .
生物技术, 1999, (04) :3-5
[4]   膳食纤维分析方法的简化 [J].
郑建仙 ;
耿立萍 .
营养学报, 1997, (02) :69-73
[5]   利用秸秆类物质进行微生物共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 [J].
徐坚平,刘均松,孔维,张世俊,周慧,李惟 .
微生物学通报, 1995, (04) :222-225
[6]   纤维素酶的液体发酵 [J].
舒远才 ;
张运强 ;
周金燕 ;
张发群 .
纤维素科学与技术, 1994, (Z1) :83-88
[7]   纤维素酶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及趋向 [J].
吴显荣,穆小民 .
生物工程进展, 1994, (04) :25-27
[8]   秸秆发酵生产蛋白饲料的工艺研究 [J].
陈洪章 .
粮食与饲料工业, 1993, (05) :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