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对稻麦两熟农田稻季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被引:18
作者
王海候 [1 ,2 ]
沈明星 [1 ,2 ]
陆长婴 [1 ,2 ]
张永春 [3 ]
吴彤东 [1 ,2 ]
施林林 [1 ,2 ]
周新伟 [1 ,2 ]
机构
[1] 江苏太湖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2] 农业部苏州水稻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
[3]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农业部江苏耕地保育科学观测实验站
关键词
秸秆还田; CH4和N2O排放; 增温潜势; 稻麦两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4.1 [土壤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为了探讨不同秸秆还田模式下稻麦两熟农田稻季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的排放规律,为评估该地区温室气体排放量与发展循环农业提供依据,在江苏省苏州市稻麦两熟农田进行了6年的田间定位试验,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开展了不同秸秆还田模式下水稻生长季田间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监测试验,研究设计了稻麦季秸秆均不还田(CK)、麦季稻秸还田(R)、稻季麦秸还田(W)和稻麦季秸秆均还田(RW)4种秸秆还田模式。结果表明: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对稻季CH4和N2O排放、总增温潜势(GWP)及单位产量的GWP有极显著影响,CH4稻季总排放量表现为RW(233.04 kg/hm2)>W(197.99 kg/hm2)>R(122.14 kg/hm2)>CK(97.07 kg/hm2),N2O稻季总排放量的顺序是R>W>RW>CK,依次为4.74 kg/hm2、2.66 kg/hm2、2.14 kg/hm2和1.07 kg/hm2。RW处理水稻产量(10.54 t/hm2)和R处理(10.36 t/hm2)较秸秆不还田对照显著增产,而秸秆还田处理(R、W和RW)的GWP以及单位产量的GWP均显著高于秸秆不还田对照。说明,秸秆还田增加了稻季CH4和N2O排放,小麦秸秆还田是增加稻季CH4排放的重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758 / 76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稻麦两熟制农田稻季温室气体甲烷及养分减排研究 [J].
郑建初 ;
陈留根 ;
张岳芳 ;
郭智 ;
肖敏 ;
刘红江 ;
王子臣 .
江苏农业学报, 2012, 28 (05) :1031-1036
[2]   水旱轮作稻田旱作季种植不同作物对CH4和N2O排放的影响 [J].
张岳芳 ;
郑建初 ;
陈留根 ;
朱普平 ;
盛婧 ;
王子臣 .
生态环境学报, 2012, 21 (09) :1521-1526
[3]   秸秆还田对稻麦两熟高产农田净增温潜势影响的初步研究 [J].
张岳芳 ;
陈留根 ;
朱普平 ;
张传胜 ;
盛婧 ;
王子臣 ;
郑建初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2, 31 (08) :1647-1653
[4]   秸秆还田对免耕稻田温室气体排放及土壤有机碳固定的影响 [J].
李成芳 ;
寇志奎 ;
张枝盛 ;
曹凑贵 ;
吴海亚 ;
梅金安 ;
翟中兵 ;
张丛德 ;
魏坦雄 ;
刘诗晴 ;
夏起昕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1, 30 (11) :2362-2367
[5]   麦秸还田与土壤耕作对稻季CH4和N2O排放的影响 [J].
张岳芳 ;
郑建初 ;
陈留根 ;
王子臣 ;
朱普平 ;
盛婧 ;
王亚雷 .
生态环境学报, 2009, 18 (06) :2334-2338
[6]   长期不同施肥制度下湖南红壤晚稻田CH的排放 [J].
刘金剑 ;
吴萍萍 ;
谢小立 ;
傅心赣 ;
沈其荣 ;
郭世伟 .
生态学报, 2008, (06) :2878-2886
[7]   水分管理与秸秆施用对稻田CH4和N2O排放的影响 [J].
蒋静艳 ;
黄耀 ;
宗良纲 .
中国环境科学, 2003, (05) :105-109
[8]   土壤水分状况和质地对稻田N2O排放的影响 [J].
徐华 ;
邢光喜 ;
蔡祖聪 ;
鹤田治雄 .
土壤学报, 2000, (04) :499-505
[9]  
稻田生态系统CH4和N2O排放[M].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蔡祖聪,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