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旱轮作稻田旱作季种植不同作物对CH4和N2O排放的影响

被引:20
作者
张岳芳 [1 ,2 ]
郑建初 [2 ]
陈留根 [1 ,2 ]
朱普平 [1 ,2 ]
盛婧 [1 ,2 ]
王子臣 [1 ,2 ]
机构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2]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循环农业研究中心
关键词
水旱轮作; CH4和N2O排放; 增温潜势; 稻田; 旱作季;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2.09.005
中图分类号
X173 [环境植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是仅次于二氧化碳(CO2)的重要温室气体,农田是大气CH4和N2O的重要来源,但目前农业措施对CH4和N2O排放的影响尚不明确。以水旱轮作稻田旱作季休闲为对照,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种植紫云英、黑麦草、冬小麦以及油菜等4种作物对稻田旱作季CH4和N2O排放及其温室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旱轮作稻田旱作季CH4排放通量较低,而N2O排放较为明显。稻田旱作季CH4平均排放通量表现为油菜>黑麦草>冬小麦>紫云英>休闲,依次为8.96、7.19、6.94、6.52和6.02μg·m-2·h-1,季节N2O平均排放通量的顺序是油菜(61.1μg·m-2·h-1)>冬小麦(52.5μg·m-2·h-1)>黑麦草(34.0μg·m-2·h-1)>休闲(15.3μg·m-2·h-1)>紫云英(13.6μg·m-2·h-1)。稻田旱作季种植不同作物对CH4和N2O季节总排放量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CH4和N2O季节总排放量均以种植油菜为最大,分别达到43.2和294.7 mg·m-2,比对照休闲增加49%和299%。种植油菜、冬小麦和黑麦草较对照休闲显著增加稻田旱作季总增温潜势(P<0.05),紫云英和休闲处理间总增温潜势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表明,种植油菜、冬小麦和黑麦草等作物由于氮肥的施用增加了水旱轮作稻田旱作季温室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1521 / 152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双季稻田种植不同冬季作物对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J].
唐海明 ;
肖小平 ;
帅细强 ;
汤文光 ;
林叶春 ;
汤海涛 ;
杨光立 .
生态学报, 2012, 32 (05) :1481-1489
[2]   耕作方式对太湖地区冬小麦生长季N2O排放的影响 [J].
张岳芳 ;
陈留根 ;
王子臣 ;
朱普平 ;
盛婧 ;
郑建初 .
生态环境学报, 2011, 20(Z2) (Z2) :1326-1331
[3]   中国农业领域温室气体主要减排措施研究分析 [J].
邹晓霞 ;
李玉娥 ;
高清竹 ;
万运帆 ;
石生伟 .
生态环境学报, 2011, 20(Z2) (Z2) :1348-1358
[4]   不同种植制度对稻田旱作季节CH4和N2O排放的影响 [J].
黄太庆 ;
马煜春 ;
熊正琴 ;
孔宪旺 ;
余丰毅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0, 26 (06) :519-523
[5]   黄绵土NO排放的温度效应及其动力学特征 [J].
雒新萍 ;
白红英 ;
路莉 ;
李西祥 ;
张清雨 .
生态学报, 2009, 29 (03) :1226-1233
[6]   水旱轮作系统作物养分管理策略 [J].
范明生 ;
江荣风 ;
张福锁 ;
吕世华 ;
刘学军 .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02) :424-432
[7]   种植不同作物对农田N2O和CH4排放的影响及其驱动因子 [J].
陈书涛 ;
黄耀 ;
郑循华 ;
陈玉泉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7, (02) :147-155
[8]   轮作制度对水稻生长季节稻田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J].
熊正琴 ;
邢光熹 ;
施书莲 ;
杜丽娟 .
应用生态学报, 2003, (10) :1761-1764
[9]   种植密度和降水对冬小麦田N2O排放的影响 [J].
黄耀 ;
蒋静艳 ;
宗良纲 ;
周权锁 ;
Ronald L.Sass ;
Frank M.Fisher .
环境科学, 2001, (06) :20-23
[10]   华东稻麦轮作生态系统的NO排放研究 [J].
郑循华 ;
王明星 ;
王跃思 ;
沈壬兴 ;
龚晏邦 ;
张文 ;
骆冬梅 ;
金继生 ;
李老土 .
应用生态学报, 1997, (05) :495-4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