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作方式对太湖地区冬小麦生长季N2O排放的影响

被引:7
作者
张岳芳
陈留根
王子臣
朱普平
盛婧
郑建初
机构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关键词
N2O排放; 耕作方式; 冬小麦; 土壤温度; 太湖地区;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1.z2.018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2009年11月至2010年6月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生长季N2O排放通量进行田间原位观测,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免耕、少耕、传统耕作)对太湖地区稻麦轮作系统麦季土壤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植株参与下免耕、少耕和传统耕作的冬小麦生长季N2O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63.75μg·m-2·h-1、39.94μg·m-2.h-1和48.83μg·m-2·h-1,无植株参与下分别为73.48μg·m-2·h-1、52.97μg·m-2·h-1和63.60μg·m-2·h-1,麦季N2O排放通量的季节变化与5 cm、10 cm土壤温度呈显著或极显著线性正相关(r=0.400*~0.654**,n=28)。小麦种植对N2O的排放影响较大,无植株参与的N2O季节总排放量显著高于有植株参与的处理(P<0.05);耕作方式显著影响冬小麦农田N2O季节总排放量(P<0.05),有植株参与下麦季N2O总排放量少耕较免耕和传统耕作分别减少37.3%和17.9%,无植株参与下分别减少28.0%和16.7%。研究表明太湖地区冬小麦采用少耕措施可减少麦季N2O的排放。
引用
收藏
页码:1326 / 133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种植蔬菜地与裸地氧化亚氮排放差异比较研究 [J].
邱炜红 ;
刘金山 ;
胡承孝 ;
谭启玲 ;
孙学成 .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19 (12) :2982-2985
[2]   黄绵土NO排放的温度效应及其动力学特征 [J].
雒新萍 ;
白红英 ;
路莉 ;
李西祥 ;
张清雨 .
生态学报, 2009, 29 (03) :1226-1233
[3]   种植不同作物对农田N2O和CH4排放的影响及其驱动因子 [J].
陈书涛 ;
黄耀 ;
郑循华 ;
陈玉泉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7, (02) :147-155
[4]   太湖地区冬小麦田与蔬菜地N2O排放对比观测研究 [J].
姚志生 ;
郑循华 ;
周再兴 ;
谢宝华 ;
梅宝玲 ;
顾江新 ;
王定勇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6, (06) :691-701
[5]   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减排措施与对策 [J].
黄耀 .
第四纪研究, 2006, (05) :722-732
[6]   影响农田氧化亚氮排放过程的土壤因素 [J].
焦燕 ;
黄耀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3, (04) :457-466
[7]   不同种类氮肥对土壤释放N2O的影响 [J].
侯爱新 ;
陈冠雄 ;
O.VanCleemput .
应用生态学报, 1998, (02) :176-180
[8]   影响氧化亚氮形成与排放的土壤因素 [J].
封克 ;
殷士学 .
土壤学进展, 1995, 23 (06) :35-42
[9]  
Mitigating nitrous oxide emission from soil under conventional and no-tillage in wheat using nitrification inhibitors[J] . A. Bhatia,S. Sasmal,N. Jain,H. Pathak,R. Kumar,A. Singh.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 2010 (3)
[10]   Nitrous oxide and methane emissions from long-term tillage under a continuous corn cropping system in Ohio [J].
Ussiri, David A. N. ;
Lal, Rattan ;
Jarecki, Marek K. .
SOIL & TILLAGE RESEARCH, 2009, 104 (02) :247-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