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厚煤层开采底板变形特征的光纤监测研究

被引:6
作者
张平松 [1 ]
翟恩发 [2 ]
程爱民 [2 ]
许时昂 [1 ]
孙斌杨 [1 ]
机构
[1] 安徽理工大学地球与环境学院
[2] 淮矿西部煤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关键词
采场底板; 裂隙场发育; 井孔光纤测试; 深厚煤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D327.3 [];
学科分类号
0819 ;
摘要
煤层工作面采动会引起采场底板应力场重新分布,发生煤岩体的变形与破坏,准确掌握其时空发育特征对底板突水预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探究大埋深特厚煤层开采底板岩层裂隙场的发育规律,依托准格尔煤田某矿开采工作面,采用井孔光纤应变测试技术开展室内岩石压裂测试并实施底板监测,获得了大采高底板下不同深度岩层随工作面推进的应变变化曲线及特征。结果表明:光纤监测技术可有效捕捉深部煤炭开采底板岩层破坏特征,特别反映出在垂向分布上通过应变与岩层对应关系可得到底板裂隙场发育具有一定的分层性,其分布主要受地层结构影响,并且破坏优先发生于软弱岩层和软、硬岩层交界面附近。且通过1#、2#钻孔应变特征综合分析61101工作面受采动影响底板最大裂隙发育深度为21.5 m。
引用
收藏
页码:1197 / 1203+1211 +121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煤柱应力应变分布的光纤监测试验研究 [J].
柴敬 ;
彭钰博 ;
马伟超 ;
袁强 ;
王丰年 .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7, 13 (01) :213-219
[2]   矿井光纤测试技术发展与应用研究 [J].
张平松 ;
许时昂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6, 31 (03) :1381-1389
[3]   采场覆岩变形与破坏的分布式光纤监测与分析 [J].
张丹 ;
张平松 ;
施斌 ;
王宏宪 ;
李长圣 .
岩土工程学报, 2015, 37 (05) :952-957
[4]   BOTDR在钻孔灌注桩静荷载试验中的应用研究 [J].
冯江 ;
王源 ;
段建立 ;
张旭 .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2014, 10(S2) (S2) :1806-1810
[5]   采煤面覆岩变形与破坏立体电法动态测试 [J].
张平松 ;
刘盛东 ;
吴荣新 ;
曹煜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 (09) :1870-1875
[6]   煤层底板导水裂隙演化规律的电法探测研究 [J].
刘树才 ;
刘鑫明 ;
姜志海 ;
邢涛 ;
陈酩知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 (02) :348-356
[7]   开采煤层底板“四带”划分理论与实践 [J].
施龙青 ;
韩进 ;
不详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 2005, (01) :19-26
[8]   BOTDR应变监测技术应用在大型基础工程健康诊断中的可行性研究 [J].
施斌 ;
徐洪钟 ;
张丹 ;
丁勇 ;
崔何亮 ;
陈斌 ;
高俊启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 (03) :493-499
[9]   矿井底板采动破坏特征连续观测的工程设计与实践 [J].
张红日 ;
张文泉 ;
温兴林 ;
王传云 .
矿业研究与开发, 2000, (04) :1-4
[10]   矿山灾害电阻率法预测机理及试验 [J].
李德春 ;
葛宝堂 ;
忽杰武 .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99, (06) :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