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酚酸酯联合激素对弥漫增生性狼疮肾炎活动性及慢性病变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14
作者
丁磊
赵明辉
邹万忠
刘玉春
王海燕
机构
[1]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
关键词
霉酚酸酯; 糖皮质激素类; 狼疮肾炎; 病理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692.3 [肾炎];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10 ;
摘要
目的 比较霉酚酸酯(MMF)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弥漫增生性狼疮肾炎前后肾组织的活动性和慢性病变的变化并探讨其机制。方法9例弥漫增生性狼疮肾炎患者在MMF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后6~7个月接受了重复肾话检。应用天狼星红行胶原染色。T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增殖细胞、骨桥蛋白(OPN)、纤连蛋白(F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及TGF-β1应用SP法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数细胞及应用图像分析对染色行定量评估。对组织病理表现行话动指数(AI)和慢性指数(CI)评分,观察上述指标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分析其间的相关性。结果(1)治疗后AI下降,小球及小管间质浸润的T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减少,小球及小管间质细胞的增殖率降低;OPN表达减少并与小管间质的单核/巨噬细胞数正相关。(2)治疗后 CI变化不显著,FN在小球及小管间质的面积比、胶原在小管间质的面积比及。SMA、TGF-β1的表达在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3)治疗后间质的T细胞数与胶原在小管间质的面积比正相关,单核/巨噬细胞数与胶原、FN、α-SMA在小管间质面积比正相关。结论MMF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弥漫增生性狼疮肾炎可以通过下调黏附分子减少单该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霉酚酸酯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J].
赵明辉 ;
陈香美 ;
谌贻璞 ;
刘章锁 ;
刘玉春 ;
卢方平 ;
张燕萍 ;
王海燕 .
中华医学杂志, 2001, (09) :19-22
[2]   霉酚酸酯治疗对狼疮性肾炎肾组织内α-SMA和TGF-β1的影响 [J].
匡鼎伟 ;
陆福明 ;
杨海春 ;
马骥 ;
顾勇 ;
林善锬 .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01, (01) :13-17
[3]   霉酚酸酯治疗35例Ⅳ型狼疮性肾炎的长期随访 [J].
胡伟新 ;
刘志红 ;
唐政 ;
姚小丹 ;
王庆文 ;
沈克勤 ;
黎磊石 .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01, (01) :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