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生藻类在云南石林景观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6
作者
田友萍
张捷
宋林华
包浩生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
[2]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3]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4]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北京
关键词
气生藻类; 生物溶蚀; 石林; 中国云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云南石林碳酸盐岩表面的气生藻类及其生物溶蚀作用进行了详细的野外考察和实验室研究.通过运用光学显微镜(实体显微镜、生物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对100多个藻类标本和岩石标本进行逐步观察、鉴定和统计,重点分析了石林表面的藻类和藻类群落与石林溶蚀形态的关系和成因机制.研究认为,气生蓝藻有着积极的生物溶蚀作用,能够影响喀斯特溶蚀形态的形成,这种影响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直接的影响是指藻类对喀斯特形态形成的主动控制(藻生物控形作用),主要反映在微形态(<10-3m)及小形态(10-3-10-1m)上,分为藻个体控形作用和藻群落控形作用,前者主要控制微形态,后者主要控制微形态和较小的小形态;间接的影响是指藻类对喀斯特形态形成的促进作用,它贯穿于所有喀斯特形态形成的过程中.藻类的生物溶蚀作用加速了整个石林喀斯特地貌的风化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75 / 88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35 条
[1]   云南石林碳酸盐岩表面气生蓝藻(蓝细菌)研究 [J].
田友萍 ;
张捷 ;
宋林华 ;
包浩生 .
生态学报, 2002, (11) :1793-1802+2020
[2]   云南色球藻科新分类群 [J].
田友萍 ;
陈建群 ;
张捷 ;
李升峰 ;
包浩生 .
植物分类学报, 2001, (03) :280-282
[3]   论旅游资源中石灰华景观的形态建成过程——以四川九寨沟和贵州黄果树等地石灰华群为例 [J].
田友萍 ;
何复胜 .
地理科学, 2000, (05) :456-461
[4]   川黔地区地表钙华中发现现代淡水叠层石及藻席 [J].
田友萍 ;
何复胜 .
地质论评, 2000, (05) :549-555+563
[5]   石灰华的生物成因研究——以四川九寨沟和贵州黄果树等地石灰华为例 [J].
田友萍 ;
何复胜 .
中国岩溶, 1998, (01) :51-57
[6]   壳状地衣对碳酸盐岩浅表层的改造及环境意义 [J].
曹建华 ;
王福星 .
地质学报, 1998, (01) :95-96
[7]   路南石林形成过程与环境变化 [J].
林钧枢 .
中国岩溶 , 1997, (04) :66-70
[8]   贵州香纸沟瀑水钙华藻席研究 [J].
田友萍 ;
何复胜 .
中国岩溶, 1997, (02) :50-56+59
[9]   贵州盘县风洞藻席蓝藻群落生态初探 [J].
田友萍 ;
何复胜 .
中国岩溶, 1996, (03) :28-33+95
[10]   广西弄岗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内环境生物岩溶侵蚀营力之特征(英文) [J].
曹建华 ;
王福星 .
中国岩溶, 1996, (Z1) :7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