砷对大豆种子萌发的伤害

被引:11
作者
胡家恕,童富淡,邵爱萍,叶兆杰
机构
[1] 浙江农业大学生物化学研究所
关键词
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超氧物歧化酶;丙二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0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大豆种子经正常吸胀萌动后,如果受到砷的毒害,则其下胚轴过氧化氢酶和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下降,过氧化物酶活性升高,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升高;下胚轴和根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巨受抑制程度随砷浓度的增加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加剧。因此,推测砷对大豆种子萌发过程的伤害与活性氧代谢的失调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21 / 12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砷毒害与膜脂过氧化作用 [J].
胡家恕,邵爱萍,叶兆杰,童富淡 .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95, (04) :435-440
[2]   砷化镓和其它砷化物对大豆种子萌发和异柠檬酸裂解酶(ICL)及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 [J].
胡家恕,邵爱萍,叶兆杰 .
农业环境保护, 1994, (05) :194-198+240-241
[3]   燕麦叶片衰老与活性氧代谢的关系 [J].
李柏林 ;
梅慧生 .
植物生理学报, 1989, (01) :6-12
[4]   高浓度氧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伤害 [J].
罗广华 ;
王爱国 ;
邵从本 ;
郭俊彦 .
植物生理学报, 1987, (02) :161-167
[5]   丙二(西全)作为植物脂质过氧化指标的探讨 [J].
王爱国 ;
邵从本 ;
罗广华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6, (02) :55-57
[6]  
环境中的砷[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王华东等编著, 1992
[7]  
植物衰老过程和调控[M].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莱谢姆(Leshem,Y.Y.)等著,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