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业负担的个体层面变量研究综述

被引:16
作者
文剑冰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关键词
课业负担; 影响因素; 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20 [教学研究和改革];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减负"一直是教育学界关注的焦点,但是"减负"并不意味着消除课业负担,我们应该更多关心课业任务给学生的心理压力是否过重。本文试图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建立一个框架,用于考察影响课业任务主观感受的个体层面变量。个体层面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三方面——人口学背景变量,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这三个方面中个体非智力因素最为繁杂,它们又可以从学习活动的个体系统和心理过程的知、情、意分类两个维度进行考察。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31]   学业负担模型与“减负”对策 [J].
施铁如 .
教育导刊, 2002, (Z1) :42-45
[32]   对“减负”的理性解读 [J].
程晗 .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0, (05) :21-23
[33]   对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再认识 [J].
齐欣 .
教育探索, 2000, (05) :8-9
[34]   关于学生学业负担的理性思考 [J].
娄立志 .
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9, (09) :21-26
[36]   “减负”与“加负”——关于学生负担问题的深层次思考 [J].
邬志辉 .
现代中小学教育, 1997, (06) :3-6
[37]   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现状研究报告(摘要) [J].
中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课题组 .
青年研究, 1997, (06) :1-10
[38]   中学生学习负担程度及其心身反应的调查 [J].
阴国恩 ;
吕勇 ;
阎国利 .
心理发展与教育, 1996, (02) :38-42
[39]   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学习心理探析 [J].
毕恩铭 .
山东教育科研, 1996, (01) :35-36
[40]   上海市小学生学业负担现状、原因与教育对策 [J].
上海市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研究课题组 .
上海教育科研, 1994, (10) :1-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