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质交易行为主体下的金融传染机制及效应研究

被引:9
作者
张一 [1 ,2 ]
刘志东 [1 ]
机构
[1] 中央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2]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经济学院
关键词
金融传染; 国际交易者; 区制转换机制; 异质策略;
D O I
10.16381/j.cnki.issn1003-207x.2017.09.005
中图分类号
F831.51 [];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本文考虑了市场中的交易者具有不同的交易策略和交易期限,构建了开放金融环境下异质交易者的资产定价模型。通过引入区制转换机制,上述模型改进为具有时变权重系数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时变权重的大小即代表了不同类型交易者的交易行为对资产价格影响的动态效应。以2001至2014年间美国和香港股市作为典型的双重市场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美国股价主要由基础交易者所驱动,香港股市主要由技术交易者所驱动,但在2008年和2010年两次金融危机期间,国际交易者都成为两个市场价格运动的主要影响因素,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金融危机传染现象的存在。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基于局部相关系数的美国次贷危机传染分析 [J].
叶五一 ;
李飞 ;
缪柏其 .
数理统计与管理, 2016, 35 (03) :525-535
[2]   中国金融机构的系统重要性及系统性风险传染机制分析——基于复杂网络的视角 [J].
欧阳红兵 ;
刘晓东 .
中国管理科学, 2015, 23 (10) :30-37
[3]   信贷资产证券化、异质性投资者和金融风险 [J].
林敏华 .
中国管理科学, 2015, 23 (06) :25-31
[4]   两国股票市场和相关外汇市场的非线性资产定价偏差:基于投资者的异质交易策略 [J].
袁晨 ;
傅强 .
系统工程, 2015, 33 (04) :8-17
[5]   金融危机传染渠道与机制研究——以次贷危机为例 [J].
叶青 ;
韩立岩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4, 34 (10) :2483-2494
[6]   网络视角下的金融结构与金融风险传染 [J].
鲍勤 ;
孙艳霞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4, 34 (09) :2202-2211
[7]   信息逐渐披露下的金融传染 [J].
高研 ;
张新雨 ;
程棵 ;
杨晓光 ;
邹国华 .
管理科学学报, 2014, (03) :3-14
[8]   基于Google Trends注意力配置的金融传染渠道 [J].
凌爱凡 ;
杨晓光 .
管理科学学报, 2012, (11) :104-116
[9]   基于代表性异质投资者的汇率动态模型 [J].
惠晓峰 ;
张硕 .
中国管理科学, 2012, 20 (03) :28-34
[10]   交易者预期异质性、央行干预效力与人民币汇率变动——汇改后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理研究 [J].
李晓峰 ;
陈华 .
金融研究, 2010, (08) :4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