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三系杂交稻主要不育系的微卫星标记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

被引:24
作者
彭锁堂 [1 ]
王海岗 [1 ]
魏兴华 [2 ]
吕建珍 [2 ]
张晓丽 [1 ]
袁筱萍 [2 ]
杨武德 [1 ]
机构
[1] 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
[2] 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不育系; 遗传结构; 遗传多样性; 微卫星标记;
D O I
10.16819/j.1001-7216.2008.04.006
中图分类号
S511 [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选取均匀分布在水稻12条染色体上的48对SSR引物,对28份我国杂交水稻主要不育系进行了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在所分析的48个位点中,多态性位点41个,多态性位点百分率(P)为85.4%;每1个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A)为3.5,变幅2~6个;平均基因多样性指数(He)和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指数(PIC)分别为0.40和0.36。AMOVA分析表明,不育系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各选育时期内,时期间的遗传变异仅占总变异的3.3%,且未达到显著水平。基于模型的遗传结构分析表明,我国三系杂交稻主要不育系多数含有相近血缘,背景单一。
引用
收藏
页码:365 / 36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我国水稻主栽品种SSR多样性的比较分析 [J].
华蕾 ;
袁筱萍 ;
余汉勇 ;
王一平 ;
徐群 ;
汤圣祥 ;
魏兴华 .
中国水稻科学, 2007, (02) :150-154
[2]   中国杂交籼稻遗传多样性演变及其分析 [J].
王胜军 ;
陆作楣 .
江苏农业学报, 2006, (03) :192-198
[3]   杂交稻部分不育系与恢复系的SSR分类 [J].
贺浩华 ;
罗小金 ;
朱昌兰 ;
贺晓鹏 ;
傅军如 ;
孙俊立 ;
张洪亮 ;
李自超 .
作物学报, 2006, (02) :169-175
[4]   四川省主要杂交稻亲本的SSR多态性分析和指纹图谱的构建与应用 [J].
肖小余 ;
王玉平 ;
张建勇 ;
李仕贵 ;
荣廷昭 .
中国水稻科学, 2006, (01) :1-7
[5]   群体遗传学研究中的数据处理方法Ⅰ.RAPD数据的AMOVA分析 [J].
张富民 ;
葛颂 .
生物多样性, 2002, (04) :438-444
[6]   农作物遗传多样性农家保护的现状及前景 [J].
卢宝荣 ;
朱有勇 ;
王云月 .
生物多样性, 2002, (04) :409-415
[7]   中国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现状 [J].
曾千春 ;
周开达 ;
朱祯 ;
罗琼 .
中国水稻科学, 2000, (04) :52-55
[8]   我国中籼杂交稻亲本的DNA变异性研究 [J].
何光华 ;
裴炎 ;
杨光伟 ;
谢戎 .
作物学报, 2000, (04) :449-454
[9]   我国主要杂交水稻亲本的RAPD鉴定及遗传关系研究 [J].
李云海 ;
钱前 ;
曾大力 ;
孙宗修 .
作物学报, 2000, (02) :171-176
[10]   杂交水稻选育的回顾、现状与展望 [J].
袁隆平 ;
唐传道 .
中国稻米, 1999, (04)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