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隐性知识培育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途径

被引:3
作者
王莉芬
机构
[1] 南华大学
关键词
隐性知识; 大学生; 科学研究; 能力培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642.0 [教学研究与改革];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隐性知识是科学创新的重要源泉。把握隐性知识的内涵与特征,揭示隐性知识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从而建立促使隐性知识升华的有效途径——培育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对于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和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6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隐性知识、内隐认知与科学创造 [J].
周治金 ;
杨文娇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2) :106-110
[2]   潜能开发的新途径——内隐学习探析 [J].
王海双 .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5, (04) :57-61
[3]   通识教育是创造性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J].
郭偌伶 .
药学教育, 2005, (01) :1-5
[4]  
中国创造学概论.[M].刘仲林著;.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5]  
成功智力.[M].()R.J.斯腾伯格(R.J.Sternberg)著;吴国宏;钱文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