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风险感知评价——以高校在校生为例

被引:27
作者
李景宜
机构
[1] 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风险感知; 个性特征; 评价体系;
D O I
10.13577/j.jnd.2005.0627
中图分类号
X4 [灾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0837 ;
摘要
公众风险感知状况可以反映出社会发展变化对人们心理状况造成的影响以及人们的反应。采用比较分析法,确立了风险感知研究指标体系,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分析了高校学生由于个体差异特征而形成的风险感知能力的强弱差异,得出了以下结论:在风险信息的传播方面,学校教育的影响远远落后于各类媒体;从性别差异看,女生的风险感知强于男生;从学科差异看,文科学生的风险感知强于理科学生;从年级差异看,低年级学生的风险感知强于高年级学生;从生源地差异看,城市学生的风险感知强于县镇学生。对个体特征与风险感知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学科差异与风险感知的相关性最为显著,其后依次为年级、性别和生源地,其中年级差异与风险感知呈明显的负相关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53 / 15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 [1] 影响旅游者主观风险认知的因素及对旅游危机管理的启示
    安辉
    付蓉
    [J]. 浙江学刊, 2005, (01) : 197 - 201
  • [2] 消费心理学中的风险认知
    张硕阳
    陈毅文
    王二平
    [J]. 心理科学进展, 2004, (02) : 256 - 263
  • [3] 我国民众对SARS信息的风险认知及心理行为
    时勘
    范红霞
    贾建民
    李文东
    宋照礼
    高晶
    陈雪峰
    陆佳芳
    胡卫鹏
    [J]. 心理学报, 2003, (04) : 546 - 554
  • [4] 公众风险认知调查
    谢晓非
    徐联仓
    [J]. 心理科学, 2002, (06) : 723 - 724
  • [5] 公众环境感知与建立环境意识——以北京市南沙河环境感知调查为例
    彭建
    周尚意
    [J]. 人文地理, 2001, (03) : 21 - 25
  • [6] 论性别差异
    罗玉莲
    [J]. 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 1995, (02) : 80 - 84
  • [7] 风险认知研究概况及理论框架
    谢晓非,徐联仓
    [J]. 心理学动态, 1995,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