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联系测度研究——基于引力模型的社会网络分析

被引:64
作者
劳昕 [1 ]
沈体雁 [2 ]
杨洋 [3 ]
张远 [2 ]
机构
[1]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3] 北京北达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长江中游城市群; 经济联系; 引力模型; 社会网络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C912.3 [社会关系、社会约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长江中游城市群是涵盖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城市群,承东启西、连南接北,是长江经济带三大跨区域城市群支撑之一,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在我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研究采用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测算2013年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各城市间的经济联系,分析各个城市在经济网络中的节点中心性、中心城市影响范围并划分城市群次区域。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城市群的经济联系网络已形成了"武汉—长沙"双中心结构,武汉和长沙的影响腹地范围较广,而南昌的中心城市地位还有待强化;武汉城市圈和环长株潭城市群的城市之间经济联系较为紧密,已形成由中心往外辐射的圈层结构,环鄱阳湖城市群城市之间联系相对较弱;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三个子城市群之间的经济联系强度不够,三圈融合过程仍需进一步加强。在此基础上,从提升经济联系网络的角度为促进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协同发展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基于百度指数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网络特征研究 [J].
蒋大亮 ;
孙烨 ;
任航 ;
陈影影 ;
张振克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5, 24 (10) :1654-1664
[2]   基于SNA的长江中游城市群经济联系网络格局研究(英文) [J].
孙倩 ;
汤放华 ;
汤勇 .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5, 25 (06) :739-755
[3]   基于引力模型的山东省城市经济联系格局演变 [J].
高兴亮 ;
殷为华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S1) (S1) :458-461
[4]   城市空间经济联系变化的网络特征及机理——以珠三角及北部湾地区为例 [J].
许露元 ;
李红 .
城市问题, 2015, (05) :20-26
[5]   基于交通网络和经济网络的中国城市体系空间结构对比研究 [J].
劳昕 ;
王彦博 ;
沈体雁 .
经济体制改革, 2015, (03) :49-55
[6]   中国-东盟自贸区城市群空间经济关联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的视角 [J].
梁经伟 ;
文淑惠 ;
方俊智 .
地理科学, 2015, 35 (05) :521-528
[7]   京津冀城市群经济联系动态变化研究——基于城市流的视角 [J].
鲁金萍 ;
孙久文 ;
刘玉 .
经济问题探索, 2014, (12) :99-104
[8]   苏中南地区城市经济联系网络结构对比分析 [J].
王洁方 .
华东经济管理, 2013, 27 (08) :70-73
[9]   基于百度指数的长三角核心区城市网络特征研究 [J].
熊丽芳 ;
甄峰 ;
王波 ;
席广亮 .
经济地理, 2013, 33 (07) :67-73
[10]   中原经济区城市经济联系时空变化分析——基于城市流强度的视角 [J].
徐慧超 ;
韩增林 ;
赵林 ;
彭飞 .
经济地理, 2013, 33 (06) :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