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5 条
野生大豆接种大豆疫霉根腐病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变化
被引:14
作者:
张淑珍
[1
,2
,3
]
靳立梅
[4
]
徐鹏飞
[4
]
陈维元
[5
]
吴俊江
[6
]
李文滨
[4
]
邱丽娟
[7
]
常汝镇
[7
]
机构:
[1]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博士后工作站
[2]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后流动站
[3] 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国家教育部大豆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4] 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国家教育部大豆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5]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绥化分院
[6]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
[7]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来源:
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大豆疫霉根腐病;
野生大豆;
苯丙氨酸解氨酶(PAL);
活性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435.651 [大豆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090401 ;
090402 ;
摘要:
对大豆疫霉根腐病菌胁迫下抗感不同野生大豆品种根、茎、叶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接种疫霉根腐病菌1号生理小种后,抗病野生大豆根和茎中的PAL活性在病程的大部分阶段比相应对照增加,并且变化的幅度较大,而感病品种相反。抗感野生大豆叶中PAL活性与对照相比变化幅度均较小。
引用
收藏
页码:1044 / 1048
页数:5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