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保留宾语结构的句法生成机制

被引:65
作者
潘海华 [1 ]
韩景泉 [2 ]
机构
[1] 香港城市大学中文、翻译及语言学系
[2] 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
保留宾语; 基础生成话题; 句末焦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146 [近代、现代语法];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3 ;
摘要
本文对汉语保留宾语结构(如"张三死了父亲"及"张三被杀了父亲")的句法生成机制提出解释。根据本文的分析,动词之前的非论元名词组不再是句子的主语,而是在标句词组(CP)的指示语位置上基础生成的话题。动词后的客体论元名词组并不处在它的基础生成位置上。该论元名词组在动词之后的逻辑宾语位置上基础生成,因为受到格因素的驱动,移位到TP的指示语位置接受主格特征核查。然后该名词组经过右向外置移位嫁接到了TP上。右向外置受语用因素作用,其结果生成一个句末焦点。本分析模式不仅具有经验和理论优势,而且可以为其他一些相关的棘手结构提供合理解释。
引用
收藏
页码:511 / 522+575 +575-576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语言学假设中的证据问题——论“王冕死了父亲”之类句子产生的历史条件 [J].
石毓智 .
语言科学, 2007, (04) :39-51
[2]   “王冕死了父亲”的生成方式——兼说汉语“糅合”造句 [J].
沈家煊 .
中国语文, 2006, (04) :291-300+383
[3]   显性非宾格动词结构的句法研究 [J].
潘海华 ;
韩景泉 .
语言研究, 2005, (03) :1-13
[4]   作格化和汉语被动句 [J].
邓思颖 .
中国语文, 2004, (04) :291-301+383
[5]   词汇映射理论在汉语句法研究中的应用 [J].
潘海华 .
现代外语, 1997, (04) :4+3+5-18
[6]   主語宾語問題随感 [J].
曹伯韓 .
语文学习, 1956, (01) :29-32
[7]   論漢語造句法上的主語和賓語 [J].
邢公畹 .
语文学习, 1955, (09) :25-27
[8]   主語和賓語的問题 [J].
吕冀平 .
语文学习, 1955, (07) :7-12
[9]  
领主属宾句[J]. 郭继懋.中国语文. 1990 (01)
[10]  
普遍语法原则与汉语语法现象[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徐杰著,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