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温控目标下生物质能结合碳捕集与封存技术(BECCS)

被引:19
作者
常世彦 [1 ,2 ,3 ]
郑丁乾 [3 ]
付萌 [3 ]
机构
[1] 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
[2]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3] 清华—力拓资源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低碳能源实验室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气候变化; BECCS; 生物质; 生物质能; CCS;
D O I
10.19705/j.cnki.issn2096-5125.2019.03.009
中图分类号
TK6 [生物能及其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0703 ;
摘要
工业化以来,全球气候变暖对自然和人类系统的影响日益显著。《巴黎协定》提出将全球升温限制在2℃以内,并努力将全球升温控制在1.5℃内,以避免气候变化造成更严重的影响。生物质能碳捕集与封存技术是未来有望将全球升温稳定在低水平的关键技术。梳理了实现温升目标2℃/1.5℃下BECCS可能贡献的最新研究进展,对BECCS发展的四个重要不确定因素即资源不确定性、技术不确定性、经济影响不确定性以及社会和生态影响不确定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初步分析了BECCS在未来电力能源系统中的可能作用,并对中国研究和发展BECCS提出了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277 / 287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51 条
[1]   中国秸秆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及利用模式 [J].
石祖梁 ;
李想 ;
王久臣 ;
王飞 ;
孙仁华 ;
宋成军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 28(S1) (S1) :202-205
[2]   4种能源植物在中国的适应性及液体燃料生产潜力评估 [J].
张蓓蓓 ;
马颖 ;
耿维 ;
崔建宇 ;
慕康国 ;
胡林 .
太阳能学报, 2018, 39 (03) :864-872
[3]   2℃和1.5℃目标下全球碳预算及排放路径 [J].
崔学勤 ;
王克 ;
傅莎 ;
邹骥 .
中国环境科学, 2017, 37 (11) :4353-4362
[4]   共享社会经济路径下中国及分省经济变化预测 [J].
姜彤 ;
赵晶 ;
曹丽格 ;
王艳君 ;
苏布达 ;
景丞 ;
王润 ;
高超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8, 14 (01) :50-58
[5]   1.5℃温控目标下地球工程问题剖析和应对政策建议 [J].
陈迎 ;
辛源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7, 13 (04) :337-345
[6]   国际生物质能可持续发展政策及对中国的启示 [J].
常世彦 ;
康利平 .
农业工程学报, 2017, 33 (11) :1-10
[7]   中国秸秆能源化利用潜力与秸秆能源企业区域布局研究 [J].
张崇尚 ;
刘乐 ;
陆岐楠 ;
徐新良 ;
仇焕广 .
资源科学, 2017, 39 (03) :473-481
[8]  
中国清洁煤技术:现状和未来前景[J]. 常世彦,卓建坤,孟朔,秦士跃,姚强.Engineering. 2016(04)
[9]   土地约束下我国生物燃料发展的作物选择与潜力分析 [J].
向丽 ;
钟飚 .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15 (03) :86-91+110
[10]  
粮食安全和能源安全约束下我国生物质能源发展路径研究——来自资源禀赋条件下的选择[J]. 范英.粮食经济研究.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