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切变线研究的若干进展

被引:34
作者
姚秀萍 [1 ,2 ]
孙建元 [3 ]
康岚 [1 ]
马嘉理 [4 ]
机构
[1]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
[2]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3] 天津市气象台
[4] 中国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高原切变线; 研究; 进展; 展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45 [中小尺度天气现象];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高原切变线是青藏高原地区特有的重要天气系统。它具有特殊的结构特征,在移动过程中,通常会引发青藏高原附近及其下游东部地区的灾害性天气。本文回顾了以往有关高原切变线的结构、移动特征、发生、发展机理以及与其他天气系统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展望了高原切变线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提高对高原切变线的认识,为未来的科学研究和业务预报提供基础和支撑。
引用
收藏
页码:294 / 30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3 条
[1]   近13年青藏高原切变线活动及其对中国降水影响的若干统计 [J].
郁淑华 ;
高文良 ;
彭骏 .
高原气象, 2013, 32 (06) :1527-1537
[2]   青藏高原低涡活动对降水影响的统计分析 [J].
郁淑华 ;
高文良 ;
彭骏 .
高原气象, 2012, 31 (03) :592-604
[3]   移出与未移出高原的高原切变线背景环流对比分析 [J].
师锐 ;
何光碧 .
高原气象 , 2011, (06) :1453-1461
[4]   夏季青藏高原不同类型切变线的动力、热力特征分析 [J].
何光碧 ;
师锐 .
高原气象, 2011, 30 (03) :568-575
[5]   两次高原切变线诱发低涡活动的个例分析 [J].
屠妮妮 ;
何光碧 .
高原气象 , 2010, (01) :90-98
[6]   2000—2007年夏季青藏高原低涡切变线观测事实分析 [J].
何光碧 ;
高文良 ;
屠妮妮 .
高原气象, 2009, 28 (03) :549-555
[7]   青藏高原低涡移出高原的大尺度条件 [J].
郁淑华 ;
高文良 .
高原气象, 2008, 27 (06) :1276-1287
[8]   夏季青藏高原低涡研究进展述评 [J].
郁淑华 .
暴雨灾害, 2008, 27 (04) :367-372
[9]   青藏高原东北侧一次暴雪过程的湿位涡分析 [J].
马新荣 ;
任余龙 ;
丁治英 .
干旱气象, 2008, (01) :57-63
[10]   近年来影响我国东部洪涝的高原东移涡环流场特征分析 [J].
郁淑华 ;
高文良 ;
顾清源 .
高原气象, 2007, (03) :466-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