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罚正性心理效应的影响因素及其实现路径

被引:9
作者
徐伟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刑罚; 正性心理效应; 及时性; 必定性; 适度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刑罚的正性心理效应强调刑罚目的与刑罚效果的一致性,申彰刑罚行为导向的积极作用,贬抑刑罚偏离公众意愿之消极影响,并力图通过刑罚惩戒使犯罪者认罪伏法,潜在犯罪者望而生畏,民众普遍首肯。刑罚既是一种痛苦刺激,亦是一种成本附加,刺激使犯罪和刑罚形成整体印象,并直观的予以联想;成本则改变行为的得益,使犯罪得不偿失,支不付出,进而打消犯罪意念,阻遏犯罪动机。刑罚成本的有无、大小与刑罚惩罚的必定性、及时性、适度性休戚相关、紧密相连。具体而言,刑罚应当以公众为视角,从常识、常理、常情出发,在洞彻公众意愿的基础上予以合理设置;在适用时,公众之于刑罚的心理反馈又及时测量刑罚内容与公众意愿的趋同性,并在偏离时予以动态调整。
引用
收藏
页码:107 / 11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论刑民界限的公众认同 [J].
童春荣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20 (02) :115-122
[2]   “恶法”非法——对传统法学理论的反思 [J].
陈忠林 .
社会科学家, 2009, (02) :7-12
[4]   论刑罚的及时性与社会心理效应 [J].
孙秋杰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 (03) :106-109
[5]   试论刑罚的社会心理效应 [J].
王友才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 (04) :41-47
[6]   刑罚制度的基础理论——刑罚制度的意义 [J].
庄子邦雄 ;
甘雨沛 .
国外法学, 1979, (05) :1-5
[7]  
司法过程的性质[M]. 商务印书馆 , (美) 卡多佐 (Cardozo, 2011
[8]  
西方心理学理论与流派[M].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叶浩生著, 2004
[9]  
法制心理学概论[M]. 群众出版社 , 方强 著, 1986
[10]  
犯罪心理学[M]. 知识出版社 , 邵道生等 译, 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