羟基喜树碱纳米微球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7
作者
王安训 [1 ]
李苏 [2 ]
丁学强 [1 ]
黄洪章 [3 ]
机构
[1]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口腔科
[2] 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科
[3]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口腔科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聚乙二醇; 聚谷氨酸苄酯; 载药纳米胶束; 羟基喜树碱; 移植瘤; 口腔鳞癌; 结肠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36 [治疗实验];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研究载羟基喜树碱(Hydroxycamptothecin,HCPT)的聚乙二醇-聚谷氨酸苄酯(PEG-PBLG)纳米微球对口腔鳞癌及结肠癌的体内抗瘤作用。方法:采用超透析法制备HCPT/PEG-PBLG纳米胶束,透射电镜观察纳米微球的形态,应用HCPT/PEG-PBLG纳米微球治疗口腔鳞癌或结肠癌裸鼠移植瘤,观察移植瘤的生长状态及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HCPT/PEG-PBLG纳米微球为核-壳型结构,大小约230nm;于对照组比较,所有HCPT治疗组均可明显抑制口腔鳞癌或结肠癌移植瘤的生长(P<0.01),其中HCPT/PEG-PBLG纳米微球组的抑瘤率明显高于HCPT组(P<0.01),PEG-PBLG组对移植瘤的生长无抑制作用(P>0.05);对口腔鳞癌移植瘤的抑瘤率分别为69.6%(HCPT,3mg/kg,qd)、74.1%(HCPT,10mg/kg,qd)、59.8%(HCPT,3mg/kg,qod)和85.6%(HCPT/PEG-PBLG3mg/kg,qod);对结肠癌移植瘤的抑瘤率分别为70.0%(HCPT,3mg/kg,qod)和83.8%(HCPT/PEG-PBLG3mg/kg,qod)。组织病理学显示:PEG-PBLG、HCPT/PEG-PBLG组肿瘤细胞可见较多吞噬小体,而HCPT组未见;HCPT、HCPT/PEG-PBLG组肿瘤细胞可见较多凋亡和坏死。结论:HCPT/PEG-PBLG纳米微球可明显提高HCPT的抑瘤作用,PEG-PBLG纳米微球可成为HCPT类药物的理想新型载体。
引用
收藏
页码:527 / 53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5-FU核-壳型共聚物纳米胶束的制备及其体内释药的研究
    李苏
    姜文奇
    王安训
    管忠震
    潘仕荣
    [J]. 癌症, 2004, (04) : 381 - 385
  • [2] 羟基喜树碱对结肠癌LoVo细胞凋亡及bcl-2、p53基因表达的影响
    徐康
    范钰
    林庚金
    钱立平
    黄富春
    [J]. 上海医学, 2002, (10) : 642 - 644
  • [3] 羟基喜树碱(HCPT)不同给药方式的药理学比较
    李苏
    姜文奇
    张力
    廖海
    管忠震
    [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01, (06) : 427 - 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