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狭义著作权保护人工智能生成物之辩

被引:6
作者
邓社民
靳雨露
机构
[1] 武汉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生成物; 可版权性; 狭义著作权保护;
D O I
10.19669/j.issn.1009-5101.2019.01.008
中图分类号
D923.41 [著作权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在文学艺术领域催生出大量的人工智能生成物。从配合国家战略实施、著作权法宗旨来考量,不难得出人工智能生成物可版权性的结论。究竟以狭义著作权还是以邻接权来保护人工智能生成物,涉及到客观主义的独创性判断标准及法第二性视角下智力成果的适用。以狭义著作权而不是以创设著作权法新客体的方式来保护人工智能生成物,也可从立法成本效益分析中得出答案。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3]   人工智能时代的制度安排与法律规制 [J].
吴汉东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 35 (05) :128-136
[4]   论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在著作权法中的定性 [J].
王迁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 35 (05) :148-155
[5]   人工智能创作物是作品吗? [J].
易继明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 35 (05) :137-147
[6]   论人工智能创造物的法律保护 [J].
梁志文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7, 35 (05) :156-165
[7]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著作权认定 [J].
熊琦 .
知识产权, 2017, (03) :3-8
[8]   人工智能创作物获得版权保护的合理性 [J].
曹源 .
科技与法律, 2016, (03) :488-508
[9]   论计算机“创作作品”的著作权保护 [J].
王果 .
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 2016, 29 (01) :20-25
[10]   作品独创性判断之客观主义标准 [J].
杨述兴 .
电子知识产权, 2007, (08) :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