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 条
红壤丘陵区生猪规模化养殖及其对土壤与水环境的影响——以江西省余江县为例
被引:17
作者:
周志高
[1
]
李忠佩
[1
]
何园球
[1
]
王兴祥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土壤研究所)
[2] 不详
来源:
关键词:
规模化养猪;
排放量;
水体污染;
磷素积累;
红壤丘陵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0.3 [环境影响评价];
F326.3 [畜牧业、饲养业];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南方红壤丘陵典型地区———江西省余江县为案例,研究了规模化养猪业发展现状及其对周边土壤和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余江县2011年389家规模化养猪场出栏73.2万头,其中年出栏1 000~5 000头的猪场占规模化猪场总数50.6%。规模化猪场主要分布在中南部的低丘缓岗地带,尤其集中分布于320国道沿线。全县规模化养猪的粪、尿、污水年产生量分别约为2.96×105t、4.64×105t、1.09×106t,COD、N、P、Cu、Zn污染物年排放量分别为1.96×104t、3.27×103t、1.25×103t、50 t和116 t。据估算全县110万头生猪养殖的粪、尿、污水年产生量分别约为4.47×105t、7.00×105t和1.09×106t,COD、N、P、Cu、Zn污染物年排放量分别为2.96×104t、4.94×103t、1.89×103t、76 t和176 t。以总氮为指标,规模化猪场周边采样水体有90.9%山塘、66.6%水库、50%河流的水体水质属于劣V类;土壤养分严重失衡,速效磷过量积累,重金属Cu、Zn在土壤中也有明显积累。因此,应加强区域生猪养殖业发展规划及规模养猪粪污无害化、资源化循环利用技术研究,以促进红壤丘陵区规模养殖业健康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引用
收藏
页码:703 / 711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