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121
作者
董树文 [1 ]
李廷栋 [1 ]
陈宣华 [1 ]
魏文博 [2 ]
高锐 [3 ]
吕庆田 [4 ]
杨经绥 [3 ]
王学求 [5 ]
陈群策 [6 ]
石耀霖 [7 ]
黄大年 [8 ]
周琦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3]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4]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5]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6]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7]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8] 吉林大学
关键词
中国深部探测; 地壳结构; 深地震反射; 大地电磁; 科学钻探; 地应力监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24 [地质勘探];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SinoProbe,2008—2012)是我国历史上实施的规模最大的地球深部探测计划.专项开展了全国4°×4°、华北和青藏高原1°×1°的大地电磁阵列观测,建立了全国地球化学基准网(含78种元素),完成了青藏高原、华南—中央造山带、华北和东北等四条超长深地震反射剖面,部署了罗布莎、金川、腾冲、南岭、庐枞和铜陵等大陆科学钻探实验,开展了青藏高原东南缘和华北地区地应力监测;在我国东部长江中下游和南岭成矿带开展的矿集区立体探测卓有成效.同时,专项还开展了岩石圈三维结构与地球动力学数值模拟、大陆地壳结构与演化的综合研究.专项全面实施以来,已经完成约6000km的深地震反射剖面,成功研究、实验了地壳与地幔深部探测的一系列技术方法,积累了丰富经验,极大地加快了我国深部探测的进度,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专项实现了技术组合创新、技术进步与重大科学发现的并举,适应我国地质地貌条件和地壳/岩石圈结构特征,初步形成了具有不同层次、不同尺度、不同精度探测空间组合的深部探测技术方法体系,建立了若干各具地质特色的探测试验基地.专项实验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与重要成果,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自主研发获得重大突破,为全面开展地壳探测工程的组织实施奠定了必要的技术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3884 / 3901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99 条
[1]   电离层影响下不同类型源激发的电磁场特征 [J].
付长民 ;
底青云 ;
许诚 ;
王妙月 .
地球物理学报, 2012, 55 (12) :3958-3968
[2]   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的海原断裂带深部几何形态与地壳形变 [J].
王海燕 ;
高锐 ;
尹安 ;
熊小松 ;
匡朝阳 ;
李文辉 ;
黄薇漪 .
地球物理学报, 2012, 55 (12) :3902-3909
[3]   青藏高原东北缘合作—大井剖面地壳电性结构研究 [J].
金胜 ;
张乐天 ;
金永吉 ;
魏文博 ;
叶高峰 .
地球物理学报, 2012, 55 (12) :3979-3990
[4]   5.12汶川地震后龙门山断裂带东北段现今地应力测量结果分析 [J].
陈群策 ;
丰成君 ;
孟文 ;
秦向辉 ;
安其美 .
地球物理学报, 2012, 55 (12) :3923-3932
[5]   庐枞盆地浅表地壳速度成像与隐伏矿靶区预测 [J].
刘振东 ;
吕庆田 ;
严加永 ;
赵金花 ;
吴明安 .
地球物理学报, 2012, 55 (12) :3910-3922
[6]   三维黏弹性数值模拟华北盆地地震空间分布与构造应力积累关系 [J].
柳畅 ;
石耀霖 ;
郑亮 ;
朱伯靖 .
地球物理学报, 2012, 55 (12) :3942-3957
[7]   基于广义S变换的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处理 [J].
景建恩 ;
魏文博 ;
陈海燕 ;
金胜 .
地球物理学报, 2012, 55 (12) :4015-4022
[8]   海岸效应对近海地区大地电磁测深数据畸变作用研究 [J].
张帆 ;
魏文博 ;
金胜 ;
叶高峰 ;
景建恩 ;
张乐天 ;
董浩 ;
谢成良 ;
王辉 .
地球物理学报, 2012, 55 (12) :4023-4035
[9]   远震相对走时数据快速计算方法及应用 [J].
江国明 ;
张贵宾 ;
徐峣 .
地球物理学报, 2012, 55 (12) :4097-4105
[10]   大地电磁测深二维反演方法求解复杂电性结构问题的适应性研究 [J].
董浩 ;
魏文博 ;
叶高峰 ;
金胜 ;
景建恩 ;
张乐天 ;
张帆 ;
谢成良 .
地球物理学报, 2012, 55 (12) :4003-4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