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体结构变形破坏的内在驱动力-不平衡力

被引:15
作者
杨强
王守光
李超毅
刘耀儒
机构
[1] 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不平衡力; 变形破坏; 岩体结构; 驱动力;
D O I
10.13544/j.cnki.jeg.2020-095
中图分类号
TU45 [岩石(岩体)力学及岩石测试];
学科分类号
0801 ; 080104 ; 0815 ;
摘要
岩体结构的变形破坏是一个渐近过程,常规的强度设计与极限分析均无法描述这一过程。在回顾总结岩体结构破坏控制、变形控制的基础上,提出岩体结构变形破坏控制最终要落实到开裂控制上来。总结了岩体结构开裂计算的特点和难点,阐明了用不平衡力描述岩体结构变形破坏过程的理论依据。分别从单轴压缩试验、边坡开挖卸荷、拱坝坝踵坝趾开裂等3个具体的数值案例论证不平衡力与开裂破坏的内在相关性。提出了蓄水导致不可逆的谷幅变形也是不平衡力作用结果:裂隙水压力使屈服面收缩、原先处于屈服或临界屈服状态的岩体应力状态超出屈服面,产生不平衡力和不可逆的塑性变形。指出了不平衡力本质是岩体结构非平衡态到平衡态的距离,岩体结构非平衡演化的总体趋势服从最小塑性余能原理,进一步指出了无法消除的不平衡力是岩体结构变形破坏的内在驱动力。不平衡力不仅可以作为岩体结构变形破坏的判据,还能给出相应的加固措施,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02 / 21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基于渗流-损伤-应力耦合作用下考虑力学参数弱化的巷道围岩变形破坏分析 [J].
孙琪皓 ;
马凤山 ;
赵海军 ;
郭捷 ;
冯雪磊 .
工程地质学报, 2019, 27 (05) :955-965
[2]   非局部弹性理论概述及在当代材料背景下的一些进展 [J].
王林娟 ;
徐吉峰 ;
王建祥 .
力学季刊, 2019, 40 (01) :1-12
[3]   水库库盘变形的特征及其地质成因分析 [J].
周志芳 ;
庄超 ;
李鸣威 ;
郭巧娜 ;
李雅冰 .
工程地质学报, 2019, 27 (01) :38-47
[4]   基于极限应变判据-动态局部强度折减的边坡破坏演化数值模拟 [J].
李世贵 ;
黄达 ;
石林 ;
王俊杰 .
工程地质学报, 2018, 26 (05) :1227-1236
[5]   拱坝建基面开挖过程中不平衡力变化及处理效果研究 [J].
程立 ;
刘耀儒 ;
陶灼夫 ;
杨强 ;
徐建荣 ;
何明杰 ;
张伟狄 .
岩土工程学报, 2017, 39 (09) :1670-1679
[6]   基于界面牛顿力测量的双体灾变力学模型研究 [J].
何满潮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6, 35 (11) :2161-2173
[7]   高拱坝谷幅变形机制及非饱和裂隙岩体有效应力原理研究 [J].
杨强 ;
潘元炜 ;
程立 ;
刘耀儒 ;
周钟 ;
薛利军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5, 34 (11) :2258-2269
[8]   单轴压缩下节理间距和倾角对岩体模拟试件强度和变形的影响研究 [J].
陈新 ;
李东威 ;
王莉贤 ;
张市飞 .
岩土工程学报, 2014, 36 (12) :2236-2245
[9]   长大顺层边坡渐进滑移失稳演化机理研究 [J].
胡启军 ;
谢强 ;
郑立宁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11, 38 (03) :31-37
[10]   变形加固理论及高拱坝整体稳定与加固分析 [J].
杨强 ;
刘耀儒 ;
陈英儒 ;
周维垣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8, (06) :1121-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