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滇地区重力场特征与地壳变形研究

被引:19
作者
钟锴
徐鸣洁
王良书
刘绍文
丁增勇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川滇地区; 重力场; 地壳变形; 地壳增厚; 塑性流动;
D O I
10.16108/j.issn1006-7493.2005.01.010
中图分类号
P312 [重力学与地球形状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川滇地区重力场特征进行了研究,获得了研究区内地壳厚度分布及变形特征。总体上,研究区内地壳厚度从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小。川滇菱形块体中内部出现了广泛的地壳增厚现象,并可能一直延伸至菱形块体的最南端。丽江-小金河断裂带在重力场特征上表现为龙门山断裂带向西南的延伸,其东侧主体构造走向等特征与扬子地块一致,推测丽江-小金河断裂带与龙门山断裂、红河断裂带一起构成了扬子地块的西边界。滇西地区布格重力一阶导数与现今地壳变形格局总体一致,主体构造方向为北北西-近南北向,代表了“新”构造主体构造线的方向;上延至4 5km后,主体构造上转变为以近东西向为主
引用
收藏
页码:111 / 11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川滇地区上地幔顶部Pn速度细结构[J]. 黄金莉,宋晓东,汪素云.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S1)
[2]  
川西藏东地区的地壳P波速度结构[J]. 王椿镛,吴建平,楼海,周民都,白志明.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S1)
[3]  
川滇地区活动块体最新构造变动样式及其动力来源[J]. 徐锡伟,闻学泽,郑荣章,马文涛,宋方敏,于贵华.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S1)
[4]  
中国大陆的强震活动与活动地块[J]. 张培震,邓起东,张国民,马瑾,甘卫军,闵伟,毛凤英,王琪.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S1)
[5]   哀牢山-红河断裂带及其邻区的地壳上地幔结构 [J].
胥颐 ;
刘建华 ;
刘福田 ;
宋海斌 ;
郝天珧 ;
江为为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12) :1201-1208+1233
[6]   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研究 [J].
王琪 .
地震学报, 2003, (05) :541-547
[7]   中国活动构造基本特征 [J].
邓起东 ;
张培震 ;
冉勇康 ;
杨晓平 ;
闵伟 ;
楚全芝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12) :1020-1030+1057
[8]   云南地区上地幔各向异性研究 [J].
阮爱国 ;
王椿镛 .
地震学报, 2002, (03) :260-267
[9]   川滇地区地壳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研究 [J].
王椿镛 ;
W.D.Mooney ;
王溪莉 ;
吴建平 ;
楼海 ;
王飞 .
地震学报, 2002, (01) :1-16
[10]  
造山带岩石层多向层架构造及其对新生代岩浆活动制约──以三江及邻区为例[J]. 钟大赉,丁林,刘福田,刘建华,张进江,季建清,陈辉.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