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的社会嵌入:农产品淘宝村形成机制研究——基于W村的实证分析

被引:23
作者
潘劲平 [1 ]
王艺璇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
[2]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
农产品; 淘宝村; 产业; 乡村伦理; 电商; 乡村振兴;
D O I
10.13718/j.cnki.xdsk.2020.01.008
中图分类号
F724.6 [电子贸易、网上贸易];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2 ;
摘要
"农村+电商"的发展模式使中国传统农村经济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淘宝村"。按照主营产品的不同,当前淘宝村可以划分为农产品淘宝村和工业品淘宝村,二者具有不同的形成机制和发展路径。本文基于W村的典型案例,分析了农产品淘宝村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农产品淘宝村得以形成主要受三层技术社会嵌入的影响:商品化的产业嵌入、规范性的伦理嵌入和权力性的政治嵌入。因此,为培育新的农产品淘宝村,需要挖掘村庄产业价值、整合村域文化和经济资源,并加强完善政府支持力度,鼓励新生代农民工和新型职业农民返乡创业。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电子商务影响下的“淘宝村”乡村重构多维度分析——以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下营村为例 [J].
张英男 ;
龙花楼 ;
屠爽爽 ;
李裕瑞 ;
马历 ;
戈大专 .
地理科学, 2019, 39 (06) :947-956
[2]   游与离:农村青年淘宝店主的双重生活面向——以鲁西湾头村为例 [J].
肖葛根 ;
王艺璇 .
中国青年研究, 2019, (03) :43-51
[3]   农村产业融合视域下美丽乡村建设困境分析 [J].
王丹玉 ;
王山 ;
潘桂媚 ;
奉公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17 (02) :152-160
[4]   中国“淘宝村”的产业演化研究 [J].
刘亚军 ;
储新民 .
中国软科学, 2017, (02) :29-36
[5]   电子商务经济下江苏省淘宝村发展特征及其动力机制分析 [J].
周静 ;
杨紫悦 ;
高文 .
城市发展研究, 2017, 24 (02) :9-14
[6]   中国“淘宝村”的空间分布特征及驱动因素分析 [J].
徐智邦 ;
王中辉 ;
周亮 ;
王慧荣 .
经济地理, 2017, 37 (01) :107-114
[7]   关系嵌入与创业集群发展:基于揭阳市军埔淘宝村的案例研究 [J].
梁强 ;
邹立凯 ;
王博 ;
李新春 .
管理学报, 2016, 13 (08) :1125-1134
[9]   农业电子商务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展望 [J].
曾亿武 ;
万粒 ;
郭红东 .
中国农村观察, 2016, (03) :82-93+97
[10]   C2C电子商务模式下中国“淘宝村”的空间聚集格局与影响因素 [J].
朱邦耀 ;
宋玉祥 ;
李国柱 ;
于婷婷 .
经济地理, 2016, 36 (04) :9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