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别山(黄冈)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特征及地学意义

被引:17
作者
雷彬 [1 ]
李江风 [2 ,3 ]
周学武 [2 ]
赵栋 [2 ]
汪樱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经济管理学院
[2]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
[3]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旅游发展研究院
关键词
地质遗迹; 大别山; 国家地质公园; 地学意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62 [调查与分析];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摘要
湖北大别山(黄冈)国家地质公园是以大陆造山带地质地貌景观和亚热带森林生态景观为主体,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猎奇探险和科学研究、环境保护为一体的大型科学公园。公园所在区域是秦岭造山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质遗迹资源丰富典型,主要分为地质剖面、地质构造、地质地貌、水体景观4个大类,11个类,共100余处地质遗迹景点,其中一部分地质遗迹具有重要的全球典型意义。大别山地质遗迹为探索地球早期演化、开展造山带研究及进行全球对比分析提供了关键证据,在地层学、岩石学、变质地质学、构造地质学、地貌学、水文地质学等各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研究结果对于系统认识公园地质遗迹状况、建立地质科普示范基地、地质遗迹保护和开发等具有一定参考和借鉴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77 / 38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四川邻水华蓥山大峡谷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体系及地学意义 [J].
罗培 ;
秦子晗 ;
孙传敏 .
地球学报, 2013, 34 (06) :738-748
[2]   大别山造山带高压-超高压变质岩的折返过程 [J].
王清晨 .
岩石学报, 2013, 29 (05) :1607-1620
[3]   陕西延川黄河蛇曲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特征与旅游开发价值 [J].
薛滨瑞 ;
彭永祥 ;
张立文 .
地球学报, 2011, 32 (02) :217-224
[4]   山西宁武冰洞国家地质公园典型地质遗迹资源及科学意义 [J].
方世明 ;
郭旭 ;
郑斌 ;
阎世龙 ;
孙占亮 .
地球学报, 2010, 31 (04) :605-610
[5]   地质遗迹分类学及其应用 [J].
赵汀 ;
赵逊 .
地球学报, 2009, 30 (03) :309-324
[6]   地质遗迹资源评价指标体系 [J].
方世明 ;
李江风 ;
赵来时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8, (02) :285-288
[7]   中国花岗岩地貌景观若干问题讨论 [J].
陈安泽 .
地质论评, 2007, (S1) :1-8+227
[8]   花岗岩地貌类型及其形成机制初步分析 [J].
魏罕蓉 ;
张招崇 .
地质论评, 2007, (S1) :147-159
[9]   东大别罗田地区纵弯式褶皱及其地质意义 [J].
但卫 ;
杨坤光 ;
马昌前 .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006, (04) :422-429
[10]   大别山超高压变质岩的冷却史及折返机制 [J].
李曙光 ;
李秋立 ;
侯振辉 ;
杨蔚 ;
王莹 .
岩石学报, 2005, (04) :1117-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