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燕辽地区燕山期造山过程、岩浆源区与成矿作用

被引:32
作者
邓晋福 [1 ,2 ]
冯艳芳 [1 ,2 ]
刘翠 [2 ]
肖庆辉 [1 ]
苏尚国 [2 ]
周肃 [2 ]
高延光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2]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地质调查局
关键词
燕山期; 太行—燕辽造山带; 岩浆-沉积-构造-变质-成矿事件序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1 [];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太行—燕辽造山带是中国东部一个重要的燕山期(J-K)Au-Mo-Pb-Zn-Ag-Cu-Fe金属成矿带和重要煤田分布区。本文首先讨论了该区18个金属矿床以及相关侵入岩的同位素年龄数据,选取了其中10个比较可信的数据作为成矿作用的近似年龄,以及运用4个煤田的已有的相关地层的时代,在已有的岩浆-构造事件序列的框架基础上,扩展提出该区岩浆-沉积-构造-变质-成矿事件序列的初步框架。进而,讨论造山过程,岩浆源区与成矿作用的可能成生联系。前造山幕—初始造山幕(J1)和后造山幕(K12)比较宁静的构造和湿热环境为煤田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动力学环境。同造山幕的大量岩浆活动为金属矿床形成提供重要背景。早期造山幕(J2)伴随古老下地壳的熔融,生成以安山质为主的岩浆活动和伴生以Au为主成矿作用。峰期造山幕(J3),陆壳升温达峰值,导致上地壳岩石大规模熔融作用,形成大规模花岗质岩浆侵入,伴生以Mo为主的成矿作用。晚期造山幕(K11),"过热的"上部地壳开始降温,壳幔深部的镁铁质岩浆更多地喷出和侵入,伴生以Fe矿床的形成,同时,新形成的侏罗纪下地壳熔融,伴生Cu矿。
引用
收藏
页码:623 / 63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华北太行—燕山—辽西地区燕山期(J—K)造山过程与成矿作用 [J].
邓晋福 ;
苏尚国 ;
刘翠 ;
赵国春 ;
赵兴国 ;
周肃 ;
肖庆辉 ;
吴宗絮 ;
耿科 .
现代地质, 2007, (02) :232-240
[2]   关于华北克拉通燕山期岩石圈减薄的机制与过程的讨论:是拆沉,还是热侵蚀和化学交代? [J].
邓晋福 ;
苏尚国 ;
刘翠 ;
赵国春 ;
赵兴国 ;
周肃 ;
吴宗絮 .
地学前缘, 2006, (02) :105-119
[3]   太行山中生代岩浆作用过程中的壳幔岩浆混合作用: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证据 [J].
陈斌 ;
刘超群 ;
田伟 .
地学前缘, 2006, (02) :140-147
[4]   华北地区燕山期岩浆活动热供给的初步数值模拟 [J].
刘翠 ;
邓晋福 ;
苏尚国 ;
罗照华 ;
赵国春 ;
周肃 ;
赵兴国 .
地学前缘, 2006, (02) :158-164
[5]  
The Sequence of Magmatic-Tectonic Events and Orogenic Processes of the Yanshan Belt, North China[J]. DENG Jinfu, SU Shangguo, MO Xuanxue, ZHAO Guochun, XIAO Qinghiu, JI Guangyi,QIU Ruizhao, ZHAO Hailing, LUO Zhaohua, WANG Yang and LIU Cui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Beijing 100083;and Key Laboratory of Lithospheric Tectonics and Lithoprobe Techniques, Ministry of Education of China.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2004(01)
[6]  
华北燕山带:构造、埃达克质岩浆活动与地壳演化(英文)[J]. Gregory A. DAVIS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 University6 of Southern California, Los Angeles, California 90089-0740 USA;Department of Geology ,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 Beijing 100083, China.地学前缘. 2003(04)
[7]   华北及邻区中生代大规模成矿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从金属矿床年龄精测得到启示 [J].
毛景文 ;
张作衡 ;
余金杰 ;
王义天 ;
牛宝贵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4) :289-299
[8]   冀东峪耳崖和牛心山花岗岩体SHRIMP锆石U-Pb定年及其意义 [J].
罗镇宽 ;
裘有守 ;
关康 ;
苗来成 ;
Y.M.Qiu ;
N.J.McNaughton ;
D.I.Groves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1, (04) :278-285
[9]  
中国地球物理场特征及深部地质与成矿[M]. 地质出版社 , 邓晋福等, 2008
[10]  
中国东部中、新生代火成岩及其深部过程[M]. 地质出版社 , 李兆鼐等著,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