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共生视角下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效应分析

被引:13
作者
孙畅
机构
[1] 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产业共生; 产业结构升级; 空间效应;
D O I
10.16304/j.cnki.11-3952/f.2017.07.011
中图分类号
F121.3 [产业结构];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本文基于产业共生的作用机理,选取2005—2014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产业共生水平评价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对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共生背景下产业结构升级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共生发展水平较低,处于生产性服务业高度依赖于制造业的非均衡初级共生阶段,产业共生发展呈现由东至西梯度递减的区域不平衡态势。产业共生与产业结构升级具有空间正自相关性,但各区域产业共生背景下影响产业结构升级的因素不同。加快产业转型发展、营造共生环境、实行动态调节机制、重组产业管制框架是产业共生背景下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有益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27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技术创新、模仿创新及技术引进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基于动态空间Durbin模型的研究 [J].
林春艳 ;
孔凡超 .
宏观经济研究, 2016, (05) :106-118
[2]   产业融合下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效应分析——基于信息产业与制造业耦联的实证研究 [J].
陶长琪 ;
周璇 .
产业经济研究, 2015, (03) :21-31+110
[3]   生产性服务进口对我国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实证分析 [J].
陈启斐 ;
刘志彪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4, 31 (03) :74-88
[4]   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协同能提高经济圈竞争力吗?——基于京津冀与长三角两大经济圈的比较 [J].
杜传忠 ;
王鑫 ;
刘忠京 .
产业经济研究, 2013, (06) :19-28
[5]   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 [J].
单元媛 ;
罗威 .
武汉金融, 2013, (02) :41-43
[6]   对外开放门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生产效率——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姚星 ;
杨锦地 ;
袁东 .
经济学动态, 2012, (05) :24-28
[7]   中国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测度与空间差异分析——基于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的研究 [J].
孙久文 ;
年猛 .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34 (06) :95-100
[8]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种群的共生——基于Logistic生长方程的实证研究 [J].
徐学军 ;
唐强荣 ;
樊奇 .
管理评论, 2011, 23 (09) :152-159
[9]   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机理:理论与实证 [J].
高觉民 ;
李晓慧 .
中国工业经济, 2011, (06) :151-160
[10]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的过程及作用机制探讨 [J].
熊勇清 ;
李世才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0, 31 (11) :84-8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