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长江特枯径流特征及其原因初探

被引:23
作者
徐俊杰
何青
刘红
陈吉余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长江; 汛期特枯; 降水; 三峡蓄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31.2 [枯水调查];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2006年长江流域出现了百年罕见的特大枯水,对长江流域用水和生态环境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使用2006年长江干支流主要水文站水情资料和长江流域气象资料,并同时考虑了三峡蓄水的影响,分析了2006年长江径流过程特征及其原因。研究发现,2006年长江径流量减少主要是汛期径流量显著减少所致,表现出"汛期特枯"的特点。径流量和水位最大降幅都出现在8~9月份,各站径流量最大减幅都超过50%,水位汛期也有显著下降。洞庭湖、汉江与历史同期相比,汛期来水也明显偏小;而鄱阳湖来水略丰,对干流枯水起到一定的缓和作用。7、8月份长江上游区(特别是屏山至宜昌区间)降水少气温高是形成长江汛期特枯的主要原因。气象变化与径流变化存在较好的对应关系。三峡蓄水使2006年10月宜昌站径流量减少了一半左右,而对10~11月大通径流减少影响率为18.7%。
引用
收藏
页码:716 / 72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长江的枯水是大坝“拦”出来的吗? [J].
夏静 ;
潘剑凯 ;
夏斐 ;
谢文 ;
张才刚 .
中国三峡建设, 2007, (02) :13-15
[2]   长江源区1956-2000年径流量变化分析 [J].
曹建廷 ;
秦大河 ;
罗勇 ;
赵建世 .
水科学进展, 2007, (01) :29-33
[3]   宜昌站1900~2004年生态水文特征变化 [J].
李翀 ;
廖文根 ;
彭静 ;
叶柏生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01) :76-80
[4]   ENSO年东亚夏季风异常对中国江、淮流域夏季降水的影响 [J].
赵亮 ;
邹力 ;
王成林 ;
尹洪波 .
热带气象学报, 2006, (04) :360-366
[5]   流域尺度生态水文研究评述 [J].
王根绪 ;
刘桂民 ;
常娟 .
生态学报, 2005, (04) :892-903
[6]   长江流域历史水旱灾害分析 [J].
黄忠恕 .
人民长江, 2003, (02) :1-3
[7]   洞庭湖的调节作用对荆江径流的影响 [J].
林承坤 ;
许定庆 ;
吴小根 .
湖泊科学, 2000, (02) :105-110
[8]   长江径流量特性及其重要意义的研究 [J].
林承坤 ;
吴小根 .
自然杂志, 1999, (04) :200-205
[9]   近百年ENSO对全球陆地及中国降水的影响 [J].
龚道溢 ;
王绍武 ;
不详 .
科学通报 , 1999, (03) :315-320
[10]   西北地区旱涝指标的研究 [J].
张存杰 ;
王宝灵 ;
刘德祥 ;
蔡忠兰 ;
不详 .
高原气象 , 1998, (04) :4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