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貌特征的东北土地利用格局

被引:13
作者
王学志 [1 ]
张正祥 [1 ]
盛连喜 [1 ]
周道玮 [2 ]
机构
[1] 东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东北; 地貌; 土地利用; 松嫩平原; 辽河平原; 科尔沁沙地;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10.0393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P208 [测绘数据库与信息系统];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070503 ; 081603 ; 0818 ; 081802 ;
摘要
采用Landsat TM7遥感影像和SRTM高程数据、东北土壤图等数据,应用GIS水文分析、空间分析方法和遥感影像监督分类方法对东北地区基本地貌类型和土地利用类型信息进行了量化。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山脊线以东、七老图山山地以北的东北区面积107.27万km2,分为山地、丘陵、台地、平原4种基本地貌,所占面积比例分别为21.2%、35.6%、16.1%和27.1%。明确了松嫩平原、松辽平原和科尔沁平原的位置、界线及相互关系,改进了传统的定性划分界线的方法。土地利用类型分为林地、草地、耕地、沙地、盐碱荒地、湿地滩涂、水域和建设用地,分别占41.1%、14.0%、33.8%、0.9%、1.5%、4.7%、1.4%和2.8%。最后讨论了土地利用与地貌相关的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2444 / 245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1]   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研究进展 [J].
崔明 ;
蔡强国 ;
范昊明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7, (05) :29-34
[12]  
东北地区土地利用/覆被时空特征分析.[M].张树文[等]著;.科学出版社.2006,
[13]  
地貌制图.[M].苏时雨;李钜章编著;.测绘出版社.1999,
[14]  
中国东北平原第四纪自然环境形成与演化.[M].《东北平原第四纪自然环境形成与演化》课题组编;.哈尔滨地图出版社.1990,
[15]  
详细地貌制图手册.[M].[捷]J·德梅克 主编;陈志明;尹泽生 译.科学出版社.1984,
[16]   东北平原西部土地沙漠化综合治理与开发研究——以“八·五”国家科技攻关大安试验区为例 [J].
裘善文 ;
李取生 ;
夏玉梅 .
中国沙漠, 1999, (01) :39-43
[17]   东北地区粮食生产潜力的分析与预测 [J].
刘兴土 ;
佟连军 ;
武志杰 ;
梁文举 ;
邴印忠 ;
王建国 .
地理科学, 1998, (06) :501-509
[18]   试论科尔沁沙地的形成与演变 [J].
裘善文 .
地理科学, 1989, (04) :317-328+97
[19]   贵州遵义附近之相对地势 [J].
陈述彭 .
地理学报, 1947, (02) :1-11
[20]   松辽平原玉米带黑土肥力退化机理研究 [J].
赵兰坡 ;
王鸿斌 ;
刘会青 ;
王艳玲 ;
刘淑霞 ;
王宇 .
土壤学报, 2006, (01) :7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