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花岗岩石林的发现及成因

被引:11
作者
赵志中 [1 ]
钱方 [1 ]
何培元 [1 ]
凌小惠 [1 ]
李名则 [1 ]
孙继民 [2 ]
郝治 [3 ]
田明中 [4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2] 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国土资源局
[3] 中国第四纪冰川陈列馆
[4] 国家地质公园规划研究中心
关键词
克什克腾旗; 花岗岩石林; 世界地质公园;
D O I
10.16509/j.georeview.2007.s1.011
中图分类号
P931 [地貌学(地形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内蒙克什克腾旗的北大山地区首次发现一种花岗岩形成的石林,钱方等命名为花岗岩石林。花岗岩石林是一种新型的地貌景观,石林主要分布在海拔1700m左右的一些山脊上,石林相对高5~20m,座座石峰,千姿百态,造型奇特,美不胜收。当地蒙古语称此石林为"阿斯哈图",即险峻的岩石之意。花岗岩石林由燕山期花岗岩形成,水平节理和垂直节理发育,这些节理裂隙为花岗岩石林地貌形成奠定了基础。第四纪以来,大兴安岭地区发生过多次古冰川作用,形成了众多的冰川遗迹,如山脊上发育了由花岗岩构成的冰川遗迹—刃脊和角峰,这些冰川遗迹也就是花岗岩石林形成的雏形。同时,花岗岩受到冰川和流水侵蚀,特别是长期强烈的寒冻风化及风蚀等作用,在内、外动力综合作用下逐渐形成了现今独特的花岗岩石林。北大山花岗岩石林以其独特地质特征和观赏价值,而成为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的主要园区之一。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3+235 +235-23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青山花岗岩臼的特征及成因研究 [J].
孙洪艳 ;
田明中 ;
武法东 .
地质论评, 2007, (04) :486-490+579
[2]   赤峰等地第四纪大陆冰川的地貌证据 [J].
吕洪波 ;
任晓辉 ;
杨超 .
地质论评, 2006, (03) :379-385+437
[3]   “冰臼”成因争鸣——以克什克腾旗青山岩臼群为例 [J].
章雨旭 .
地质论评, 2005, (06) :680+712-680
[4]   华北北部花岗岩风化穴形成机制与环境意义 [J].
李德文 ;
崔之久 ;
李洪江 ;
南凌 .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1) :120-128
[5]   论内蒙古第四纪冰川和冰臼群的成因 [J].
赵国龙 ;
朱洪森 ;
李泊洋 ;
王友 ;
朱慧忠 .
中国区域地质, 2001, (02) :200-205+228
[6]   内蒙、河北山区壶穴的成因探讨——兼论壶穴成因分类 [J].
李洪江 ;
崔之久 ;
赵亮 .
地理学报, 2001, (02) :223-231
[7]   冰川沉积物成因确定的一种新方法 [J].
赵志中 ;
丁原辰 ;
钱方 ;
何培元 ;
邵兆刚 .
地球学报, 2000, (04) :396-400
[8]   冰川杰作 [J].
韩同林 .
人与生物圈, 2000, (03) :8-14
[9]   花岗岩石林(阿斯哈图)——一种新的地貌景观 [J].
钱方 ;
何培元 ;
郝治 .
地质力学学报, 2000, (01) :90-94+97
[10]   河北、内蒙古中低山区发现罕见的冰臼群 [J].
韩同林 ;
劳雄 ;
郭克毅 .
地质论评, 1999, (05) :456-462+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