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高寒矮嵩草草甸退化演替主成分分析

被引:24
作者
林丽
李以康
张法伟
郭小伟
韩道瑞
李婧
曹广民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判别分析; 高寒矮嵩草草甸; 退化演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选取青藏高原高寒矮嵩草草甸典型退化演替阶段代表样地为研究对象,以空间尺度代替时间尺度的方法,对其植物群落和土壤理化性质(19个指标)进行数量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欧式聚类分析和Fisher’s判别分析可以明确划分高寒矮嵩草草甸退化的4个演替阶段,且Fisher’s判别分析能够明确区分小嵩草草甸的3个重要时期,说明可以此指标组构建高寒矮嵩草草甸退化演替阶段划分的指标体系。主成分分析(PCA)提取出4个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因子,其载荷能力依次为44.8%、28.3%、17.2%和7.2%,对演替过程总变异的解释能力累计达97.6%。草地退化是一个系统内各因子协同变化的过程,且它们具有不同步性,进而导致了原有变量对草地退化演替细微阶段划分的不完全性。说明草地生态系统存在两种作用因子,即敏感因子(其数量特征随草地发生变化而迅速变化)和缓冲因子(对生态系统变化的反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和缓冲性),但这两者如何应对生态系统干扰,其协同及分异特征以及其对草地退化反应的敏感程度还需要深入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人类活动对青藏高原高寒矮嵩草草甸碳过程的影响 [J].
林丽 ;
曹广民 ;
李以康 ;
张法伟 ;
郭小伟 ;
韩道瑞 .
生态学报, 2010, 30 (15) :4012-4018
[2]   围封下内蒙古典型草原区退化草原群落的恢复及其对碳截存的贡献 [J].
闫玉春 ;
唐海萍 .
自然科学进展, 2008, (05) :546-551
[3]   高寒嵩草草甸的被动与主动退化分异特征及其发生机理 [J].
曹广民 ;
杜岩功 ;
梁东营 ;
王启兰 ;
王长庭 .
山地学报, 2007, (06) :641-648
[4]   江河源区退化高寒草地土壤微生物与地上植被及土壤环境的关系 [J].
尚占环 ;
丁玲玲 ;
龙瑞军 ;
马玉寿 .
草业学报, 2007, (01) :34-40
[5]   西部草地退化的原因分析与生态恢复措施探讨 [J].
龙瑞军 ;
董世魁 ;
胡自治 .
草原与草坪, 2005, (06) :3-7
[6]   放牧对草原土壤的影响 [J].
高英志 ;
韩兴国 ;
汪诗平 .
生态学报, 2004, (04) :790-797
[7]   持续放牧和围封对科尔沁退化沙地草地碳截存的影响 [J].
苏永中 ;
赵哈林 .
环境科学, 2003, (04) :23-28
[8]   高寒矮嵩草草甸大气-土壤-植被-动物系统碳素储量及碳素循环 [J].
张金霞 ;
曹广民 ;
周党卫 ;
胡启武 ;
赵新全 .
生态学报, 2003, (04) :627-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