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中凹陷石南陡坡带构造-岩性复合圈闭的形成及分布规律

被引:28
作者
徐长贵
周心怀
杨波
王昕
机构
[1] 中海石油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构造-岩性复合圈闭; 断裂坡折; 陡坡带; 古近系; 渤中凹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陡坡带是箕状凹陷油气勘探的重要构造带,构造-岩性圈闭发育,是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但是陡坡带构造、沉积相带迁移变化和构造-岩性圈闭分布的控制因素复杂。以渤海海域渤中凹陷石南陡坡带为例,分析陡坡带构造-岩性圈闭的成因与分布规律。石南陡坡带发育上倾尖灭型、下倾尖灭型、侧向尖灭型和物性封闭型等4种类型的构造-岩性复合圈闭,其分布主要受控于坡折带类型与分布、水系方向与古地貌的配置关系以及基准面的旋回性变化。墙角式陡坡折带处是寻找构造-岩性复合圈闭最有利的位置。发育在不同层系、分布广泛的构造-岩性圈闭有利于弥补石南陡坡带纯构造圈闭的不足,降低陡坡带的勘探风险,石南陡坡带从勘探的早期就应建立构造-岩性复合圈闭勘探的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887 / 89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渤海海域古近系湖盆边缘构造样式及其对沉积层序的控制作用 [J].
徐长贵 ;
于水 ;
林畅松 ;
王昕 ;
王粤川 ;
李慧勇 .
古地理学报, 2008, (06) :627-635
[2]   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隐蔽油气藏形成条件与勘探技术 [J].
夏东领 ;
林社卿 ;
全书进 ;
庞雯 ;
张凡 ;
章新文 ;
武子钰 .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07, (05) :63-65
[3]   南堡凹陷柳赞油田沙三油藏滚动勘探开发新认识 [J].
廖保方 ;
薛云松 ;
张梅 ;
刘云岭 ;
王群会 .
中国石油勘探, 2007, (05) :12-17+78
[4]   渤海古近系坡折带成因类型及其对沉积体系的控制作用 [J].
徐长贵 .
中国海上油气, 2006, (06) :365-371
[5]   南襄盆地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隐蔽油气藏形成与分布 [J].
温志新 ;
王红漫 ;
陈春强 ;
胡咏 ;
李辉 .
石油实验地质, 2006, (02) :117-122
[6]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近岸水下扇沉积特征 [J].
鄢继华 ;
陈世悦 ;
姜在兴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1) :12-16+21
[7]   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隐蔽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 [J].
李素梅 ;
庞雄奇 ;
邱桂强 ;
高永进 ;
孙锡年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4) :416-421
[8]   东濮断陷湖盆兰聊陡坡带扇体形成机制及成藏规律研究 [J].
陈业全 ;
陈发亮 ;
杨小波 .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4, (02) :348-356
[9]   东营凹陷主干边界断层(带)构造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及成因解释 [J].
漆家福 ;
肖焕钦 ;
张卫刚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3) :8-12
[10]   同沉积断裂带砂砾岩隐蔽油藏研究——以东营凹陷胜北断裂带为例 [J].
宗国洪 ;
冯有良 ;
刘承华 ;
李传华 ;
郝雪峰 ;
郭玉新 ;
王伟庆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3, (03) :274-279+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