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弹性与人格特征、情绪调节方式及中性情绪面孔知觉的关系

被引:53
作者
张佳佳 [1 ]
李敏 [1 ]
彭李 [1 ]
韩爱华 [2 ]
廖文君 [3 ]
机构
[1] 不详
[2] 第三军医大学护理学院心理学教研室
[3] 不详
[4] 部队门诊部
[5] 北京市丰台区东安街头条号院卫生处
关键词
心理弹性; 情绪面孔知觉; 大学生;
D O I
10.16128/j.cnki.1005-3611.2011.03.022
中图分类号
B844.2 [青少年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研究大学生的心理弹性与人格特征、情绪调节方式及中性情绪面孔知觉的关系。方法:采用心理弹性量表、情绪调节方式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154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并对心理弹性高分组和低分组被试进行中性情绪面孔知觉的实验。结果:①心理弹性高分组大学生宣泄调节(t=5.966,P=0.000)、内外向(t=3.903,P=0.000)得分显著高于低分组,神经质(t=-3.036,P=0.000)得分显著低于低分组;②大学生心理弹性与情绪宣泄调节、内外向有显著的正相关,与神经质有显著的负相关;③在悲伤和高兴(S-H)任务中,心理弹性高分组比低分组更多的将中性面孔判断为高兴(t=2.601,P=0.012);在高兴和恐惧(H-F)任务中,心理弹性高分组比低分组更多的将中性面孔判断为高兴(t=2.003,P=0.05);在恐惧和悲伤(F-S)任务中,心理弹性高分组和低分组在对中性面孔判断上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大学生的心理弹性与情绪宣泄调节、内外向及神经质有显著的相关;心理弹性高的大学生在面对更多复杂情境时比心理弹性较低的人更能积极认知和有效应对。
引用
收藏
页码:347 / 34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学生的升学考试压力、心理弹性与压力困扰的关系 [J].
蔡颖 ;
梁宝勇 ;
周亚娟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10, (02) :180-182+179
[2]   大学生心理弹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王燕秋 ;
张佳佳 ;
任景敏 ;
黄健 ;
李敏 ;
许莹 ;
彭李 ;
缪毅 ;
张钰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0, 32 (07) :684-687
[3]   应激回弹力问卷在军人中的信效度研究 [J].
张钰 ;
李敏 ;
张佳佳 ;
胡光涛 ;
张丽丽 ;
李培培 ;
韦美 ;
汪涛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0, 32 (02) :115-118
[4]   国际情绪图片系统在中国的试用研究 [J].
黄宇霞 ;
罗跃嘉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4, (09) :631-634
[5]  
考研大学生的积极情绪、心理弹性与压力适应的关系研究[D]. 谭晟.首都师范大学 2009
[6]  
For better or for worse: neural systems supporting the cognitive down- and up-regulation of negative emotion[J] . Kevin N. Ochsner,Rebecca D. Ray,Jeffrey C. Cooper,Elaine R. Robertson,Sita Chopra,John D.E. Gabrieli,James J. Gross.Neuroimage . 2004 (2)
[7]  
Development of a new resilience scale: The 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J] . Kathryn M.Connor,Jonathan R.T.Davidson.Depress. Anxiety . 2003 (2)
[8]   The metatheory of resilience and resiliency [J].
Richardson, GE .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2002, 58 (03) :307-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