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不同区域参考作物蒸散量计算方法的适用性评价

被引:43
作者
李晨 [1 ]
崔宁博 [1 ,2 ]
冯禹 [1 ]
魏新平 [1 ]
机构
[1] 四川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水力学与山区河流开发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南方丘区节水农业研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蒸散; 模型; 气象; 参考作物蒸散量; 计算方法; 适应性评价; 四川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311 [作物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302 ;
摘要
为实现参考作物蒸散量(reference crop evapotranspiration,ET0)在资料缺失情况下的准确计算,对ET0简化算法在四川省不同区域的适用性进行科学评价,将四川省划分为4个区域(I东部盆地区、II盆周山地区、III川西南地区和IV川西高原区),采用46个气象站点1954-2013年逐日气象资料,以1998 FAO-56 Penman-Monteith(PM)法的计算结果为标准,对具有代表性的6种简易算法48 Penman(48PM)法、Hargreaves-Samani(HS)法、Pristley-Taylor(PT)法、Irmark-Allen(IA)法、Makkink(MAK)法和Penman-Van Bavel(PVB)法的计算精度进行对比,结果表明:6种方法在四川省不同区域计算精度差异明显,HS法、PT法和PVB法较为精准,48PM法、IA法和MAK法误差较大,其中I区表现最好的为HS法,II、III和IV区表现最好的方法均为PT法;同时,除PT法和PVB法外,其余方法空间变异性较大(HS法在海拔较低的I、II区较为精准,在海拔较高的III和IV区结果远小于PM法,48PM法在四川东南地区的计算误差为11.1%37.5%,在浅山丘区和高原区计算误差多大于50%)。因此,计算四川省的参考作物蒸散量时,推荐在东部盆地区使用HS法,盆周山地区、川西南地区与川西高原区使用PT法。
引用
收藏
页码:127 / 134+316 +31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 [1] 近50年来四川省潜在蒸散量变化成因研究
    赵璐
    梁川
    [J]. 水土保持研究 , 2014, (04) : 26 - 30
  • [2] 基于蒸渗仪实测的参考作物蒸散发模型北京地区适用性评价
    袁小环
    杨学军
    陈超
    武菊英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4, 30 (13) : 104 - 110
  • [3] 基于云模型的四川省潜在蒸散量时空分布研究
    赵璐
    崔宁博
    梁川
    杨皓翔
    [J].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13, 45 (01) : 91 - 97
  • [4] 不同ET0计算方法在川中丘陵地区的比较及改进
    赵璐
    梁川
    崔宁博
    梁煜峰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24) : 92 - 98
  • [5] 基于降水保证指数的四川省种植制度优化研究
    王明田
    曲辉辉
    杨晓光
    张晓煜
    李茂松
    [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10) : 82 - 92
  • [6] 黄河上游参考作物蒸散量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杜加强
    舒俭民
    刘成程
    王丽霞
    郭扬
    张林波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12) : 92 - 100
  • [7] 玛纳斯河流域ET0影响因子分析及对Hargreaves法的修正
    范文波
    吴普特
    韩志全
    姚斌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08) : 19 - 24
  • [8] 参考作物蒸散简易估算方法在黄土高原的适用性
    李志
    [J]. 农业工程学报, 2012, 28 (06) : 106 - 111
  • [9] Hargreaves公式的全局校正及适用性评价
    胡庆芳
    杨大文
    王银堂
    杨汉波
    [J]. 水科学进展, 2011, 22 (02) : 160 - 167
  • [10] 基于蒸渗仪实测数据的日参考作物蒸发腾发量计算方法评价
    徐俊增
    彭世彰
    丁加丽
    魏征
    [J]. 水利学报, 2010, 41 (12) : 1497 - 1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