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品种对炭疽病酶活性的生理生化抗性研究

被引:4
作者
杨光道
机构
[1] 安徽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关键词
油茶; 品种; 炭疽病; 抗性机制;
D O I
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11.09.104
中图分类号
S794.4 [油茶];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研究了安徽省油茶主栽品种对炭疽病的生理生化抗性机制。结果表明:不同抗性的油茶品种果皮接种炭疽菌后,PAL、POD活性均有明显提高。其中,PAL酶活性变化与品种抗性的相关性较高,接种后红果类油茶果皮的PAL酶活性立即有一显著的跃升,在反应速度和酶活性增加幅度方面的表现均显著优于青果类油茶。POD活性与各果色类型抗性的相关性较弱,但接种后红果类油茶这两种酶活性的增加仍早于并高于青果类型。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1]   普通油茶对炭疽病抗性的病理学研究 [J].
张常青 .
林业科学研究, 1996, (04) :107-110
[12]   黄瓜不同抗病品种感染镰刀菌枯萎病菌后几种酶活性的变化 [J].
徐建华 ;
利容千 ;
王建波 .
植物病理学报, 1995, (03) :239-242
[13]   抗松针褐斑病湿地松体内氧化酶的变化 [J].
叶建仁,黄素红,李传道,程淑婉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5, (01) :8-14
[14]   棉株体内几种生化物质与抗枯萎病之间关系的初步研究 [J].
冯洁 ;
陈其煐 .
植物病理学报, 1991, (04) :53-59
[15]   树皮内酚类物质的含量及苯丙氨酸解氨酶的活性与杨树抗溃疡病的关系 [J].
阳传和 ;
杨旺 ;
周仲铭 .
林业科学, 1989, (04) :31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