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空间范式的变迁:从教学空间到学习空间

被引:40
作者
许亚锋 [1 ]
陈卫东 [2 ]
李锦昌 [3 ]
机构
[1] 西藏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2]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3] 香港公开大学大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空间范式; 教学空间; 学习空间; 未来课堂; 影响因素;
D O I
10.13811/j.cnki.eer.2015.11.003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学习科学的兴起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盛行对学习场所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以信息科技为代表的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则为学习场所的革新提供了可能,学习空间研究己经成为教育领域关注的热点。与传统教室、实验室等教学空间相比,"未来课堂"、"主动学习教室"等学习空间代表着不同的空间范式,它蕴含着学习可以发生在任意地点和任意时刻、学习者的社会性交互对于学习而言至关重要等关键假设,学习场所领域正面临着从教学空间到学习空间的范式变迁,而社会背景、学习理论、学习科学、信息技术等四个方面的因素影响了空间范式的变迁。教学空间与学习空间的并存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常态,只有通过合理有效的措施才能推动从教学空间到学习空间的范式变迁,利益相关者的重视、设计理念的更新、设计方法的优化、技术的支持是其中四个重要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20 / 25+32 +3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学习空间:概念内涵、研究现状与实践进展 [J].
许亚锋 ;
尹晗 ;
张际平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5, (03) :82-94+112
[2]   技术增强的学习空间的特征与要素分析 [J].
许亚锋 ;
塔卫刚 ;
张际平 .
现代远距离教育, 2015, (02) :22-31
[3]   学生对技术支持的学习空间的感知研究 [J].
许亚锋 ;
王麒 .
远程教育杂志, 2015, 33 (02) :21-30
[4]   教学空间的内涵、影响因素及现状反思 [J].
齐军 .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14, 15 (01) :12-15
[5]   未来课堂的设计框架研究 [J].
许亚锋 ;
叶新东 ;
王麒 .
远程教育杂志, 2013, 31 (04) :83-91
[6]   国外学习空间研究述评 [J].
杨俊锋 ;
黄荣怀 ;
刘斌 .
中国电化教育, 2013, (06) :15-20
[7]   论教学空间及其创设 [J].
段兆兵 .
课程教学研究, 2012, (01) :26-29
[8]   无缝学习空间的技术、资源与学习创新——2011年第十届mLearn世界会议述评 [J].
刘军 ;
邱勤 ;
余胜泉 ;
希建华 .
开放教育研究, 2011, 17 (06) :8-19
[9]   从课堂到草坪——校园学习空间连续体的建构 [J].
陈向东 ;
许山杉 ;
王青 ;
蒋中望 .
中国电化教育, 2010, (11) :1-6
[10]   未来课堂的设计 [J].
高丹丹 ;
陈向东 ;
张际平 .
中国电化教育, 2009, (11) :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