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增强的学习空间的特征与要素分析

被引:26
作者
许亚锋 [1 ,2 ]
塔卫刚 [2 ]
张际平 [2 ]
机构
[1] 西藏民族学院
[2] 华东师范大学
关键词
技术增强的学习空间; 内涵; 特征; 构成要素;
D O I
10.13927/j.cnki.yuan.2015.0016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技术增强的学习空间是指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支持师生间和学生之间的交互,鼓励学生参与,最终达到学生的深度学习而构建的用于学习的场所。它既是用于学习的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的有机耦合,又是包含了学习活动中各参与者心理作用的心理空间,还是由各种学习活动和事件构成的社会空间。技术增强的学习空间应该具备人性化、灵活性、交互性、智慧性、连续性五个基本特征,包括物理环境与服务、空间规划、陈设、信息技术四个构成要素。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3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计算机与教育.[M].张际平; 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12,
[2]  
教育技术学导论.[M].尹俊华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   智慧教育的三重境界:从环境、模式到体制 [J].
黄荣怀 .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4, (06) :3-11
[4]   教师使用学习空间的影响因素研究 [J].
许亚锋 ;
赵博 .
开放教育研究, 2014, 20 (05) :102-110
[5]   学习空间对学生学习的影响研究 [J].
许亚锋 ;
塔卫刚 .
远程教育杂志, 2014, 32 (05) :82-89
[6]   奔走在迷津中的课程改革 [J].
吴刚 .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13, 11 (04) :20-50+185
[7]   国外学习空间研究述评 [J].
杨俊锋 ;
黄荣怀 ;
刘斌 .
中国电化教育, 2013, (06) :15-20
[8]   论教学空间及其创设 [J].
段兆兵 .
课程教学研究, 2012, (01) :26-29
[9]   教学空间的内涵及与邻近概念的关系摭论 [J].
齐军 .
上海教育科研, 2011, (04) :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