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北美多锑矿带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球动力学背景探讨

被引:7
作者
闫升好
余金杰
赵以辛
徐志忠
王安建
滕荣丽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2]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3] 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第六地质队
[4] 中国地质科学院
[5]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北京
[6] 北京
[7] 吉林长春
[8] 西藏拉萨
关键词
藏北; 锑矿; 氦氩同位素; 碰撞造山带; 后碰撞阶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66 [锑];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藏北美多锑矿带位于小唐古拉山南麓 ,东西长 2 0 0km、南北宽 4 0km ,已发现锑矿床 (点 ) 10多处 ,其中以美多矿床规模最大。锑矿产于上三叠统土门格拉群的硅质岩组 ,受NW向和NE向断裂联合控制。矿石矿物主要为辉锑矿 ,脉石矿物有石英、蛋白石和方解石等。矿石类型有浸染状硅质岩型、辉锑矿 石英脉型、角砾状硅质岩型、辉锑矿 方解石脉型等 4种。矿石硫、铅、氦、氩同位素研究表明 ,成矿流体为大气降水 ,成矿物质不可能主要由围岩地层提供 ,地幔物质参入成矿明显。成矿年龄为 2 0Ma ,处于青藏高原新生代大陆碰撞造山带形成演化的后碰撞构造阶段。成矿作用在时间与空间上与藏北大规模富碱中性熔岩所对应的构造热事件 (30~ 10Ma)相耦合以及地幔物质参入成矿的事实表明 ,藏北锑矿带的形成可能与中新世以来造山带增厚岩石圈底部拆沉作用引起的软流圈上升和地幔底辟作用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541 / 54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西南三江新生代矿集区的分布格局及找矿前景 [J].
王登红 ;
杨建民 ;
闫升好 ;
徐珏 ;
陈毓川 ;
薛春纪 ;
骆耀南 ;
应汉龙 .
地球学报, 2002, (02) :135-140
[2]   喜马拉雅构造-成矿域及其成矿效应初步分析 [J].
王成善 ;
唐菊兴 ;
顾雪祥 ;
陆彦 .
矿物岩石, 2001, (03) :146-152
[3]   喜马拉雅-青藏高原造山带地质演化——显生宙亚洲大陆生长 [J].
尹安 .
地球学报, 2001, (03) :193-230
[4]   青藏高原有色金属矿产分布特征 [J].
陈文明 ;
李永森 ;
亓绍玫 ;
张承信 .
地球学报, 2000, (01) :26-37
[5]   青藏高原岩石圈演化的记录:藏北超钾质及钠质火山岩的岩石学与地球化学特征 [J].
丁林 ;
张进江 ;
周勇 ;
邓万明 ;
许荣华 ;
钟大赉 .
岩石学报, 1999, (03) :408-420
[6]   哀牢山金矿带金成矿流体He和Ar同位素地球化学 [J].
胡瑞忠 ;
毕献武 ;
G.Turner ;
P.Burnard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9, (04) :321-330
[7]   青藏高原北部隆升的深部构造物理作用——以“格尔木-唐古拉山”地质及地球物理综合剖面为例 [J].
许志琴 ;
姜枚 ;
杨经绥 .
地质学报, 1996, (03) :195-206
[8]  
青藏高原北部新生代板内火山岩.[M].邓万明著;.地质出版社.1998,
[9]  
稳定同位素在地质科学中的应用.[M].张理刚著;.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10]  
Sulfur isotopes and the origin of stibnite mineralisation in New England; Australia.[J].Brian W. Robinson;Michael G. Farrand.Mineralium Deposita.198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