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运筹模式对不同穗型冬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调控效应的研究

被引:10
作者
魏凤珍 [1 ]
李金才 [1 ,2 ]
屈会娟 [1 ]
沈学善 [1 ]
张一 [1 ]
机构
[1] 安徽农业大学农学院
[2] 河南农业大学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冬小麦; 氮肥运筹模式; 产量; 品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重穗型品种矮早8和中间型品种周麦18两个中筋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在180~300 kg/hm2范围内3个梯度氮肥用量和三种基追比例对小麦产量和品质形成的调控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氮肥运筹模式对不同穗型小麦品种籽粒产量有明显的调控作用。重穗型品种矮早8以中氮水平下基肥∶拔节肥∶孕穗肥为3∶5∶2的M1处理单产最高,为8319.0 kg/hm2;中间型品种周麦18以中氮水平下基肥与拔节肥并重的M2处理籽粒单量最高,为9027.0 kg/hm2。氮肥对中间型品种周麦18产量的调控主要是通过对单位面积穗数的调控来实现的,对重穗型品种矮早8则主要是通过对穗粒数和千粒重的调控来实现的。重穗型品种矮早8籽粒蛋白质含量随氮肥用量和追肥比例的增加而升高,高氮水平下基肥∶拔节肥∶孕穗肥为3∶5∶2的处理H1籽粒蛋白质含量最高;中间型品种周麦18籽粒蛋白质含量则以中氮水平下基肥与拔节肥并重的M2最高;供试品种的淀粉直/支比均随氮肥用量的增加和追肥比例的增加而提高。在180~300 kg/hm2纯氮范围内,根据品种不同穗型特点,采用中氮水平,适当加大追肥比例,重穗型品种矮早8以中氮水平下基肥∶拔节肥∶孕穗肥适为3∶5∶2适宜,中间型品种周麦18以中氮水平基肥∶拔节肥为5∶5是实现高产优质同步提高比较合理的氮肥运筹模式。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氮素运筹技术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 [J].
魏凤珍 ;
李金才 ;
王成雨 ;
屈会娟 .
中国粮油学报, 2007, (01) :26-29
[2]   不同施氮水平和基追比对小麦籽粒品质形成的调控 [J].
戴廷波 ;
孙传范 ;
荆奇 ;
姜东 ;
曹卫星 .
作物学报, 2005, (02) :248-253
[3]   氮肥基追比对不同穗型优质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J].
刘万代 ;
樊树平 ;
晁海燕 ;
王化岑 ;
罗毅 .
华北农学报, 2003, (02) :56-59
[4]   氮素对不同类型专用小麦营养和加工品质调控效应 [J].
朱新开 ;
郭文善 ;
周君良 ;
胡宏 ;
张影 ;
李春燕 ;
封超年 ;
彭永欣 .
中国农业科学, 2003, (06) :640-645
[5]   追氮时期对冬小麦籽粒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J].
潘庆民 ;
于振文 ;
不详 .
麦类作物学报 , 2002, (02) :65-69
[6]   氮肥对优质专用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Ⅱ氮肥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J].
徐恒永 ;
赵振东 ;
刘爱峰 ;
刘建军 ;
张存良 ;
毕德锋 ;
杭新杰 ;
张怀友 .
山东农业科学, 2001, (02) :13-17
[7]   氮素营养对小麦产量和籽粒蛋白质及组分含量的影响 [J].
李金才 ;
魏凤珍 .
中国粮油学报, 2001, (02) :6-8
[8]   公顷产9000kg小麦氮素吸收分配的研究 [J].
潘庆民 ;
于振文 ;
王月福 ;
田奇卓 .
作物学报, 1999, (05) :541-547
[9]   氮肥不同追肥比例和时期对春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J].
王立秋,靳占忠,曹敬山 .
麦类作物学报, 1996, (06) :45-47
[10]   氮肥运筹方式对优质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J].
孔令聪 ;
汪芝寿 ;
曹承富 .
安徽农业科学, 1996, (03) :214-216+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