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诉前禁令制度:问题与展开

被引:17
作者
孙彩虹
机构
[1] 上海政法学院法律学院
关键词
新《民事诉讼法》; 诉前禁令; 行为保全; 民事侵权; 法律完善;
D O I
10.16494/j.cnki.1002-3933.2014.08.022
中图分类号
D925.1 [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2013年3月22日江西省都昌县人民法院网事审判庭发出了全国首例针对网络侵权的诉前禁令,开始了我国新《民事诉讼法》实施后人民法院对行为保全制度的新探索。作为一项临时性救济措施,诉前禁令一方面可以有效地避免申请人遭受难以弥补的损失,另一方面其滥用又是对被申请人合法权益的侵害,在网络侵权案件中,还将影响公民的网络反腐,妨碍公民网络空间言论自由的实现。在新《民事诉讼法》实施后,如何整合诉前禁令制度,平衡申请人、被申请人以及社会公众之间的利益,最大限度地发挥诉前禁令的作用,亟待一套完善的制度设计。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2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论民事诉讼保全制度功能的最大化 [J].
冀宗儒 ;
徐辉 .
当代法学, 2013, 27 (01) :24-30
[3]   谦抑与能动:民事审判权运行之相对限度 [J].
宋汉林 .
河北法学, 2013, 31 (02) :168-176
[4]   新闻媒体的公权利与社会权力 [J].
郭道晖 .
河北法学, 2012, 30 (01) :2-10
[5]   迈向现代化的中国民事诉讼法 [J].
傅郁林 .
当代法学, 2011, (01) :8-15
[6]   论保全诉讼中被申请人利益的保障 [J].
郭小冬 .
法学家, 2010, (02) :128-138+179
[7]   人肉搜索司法第一案之分析 [J].
刘培合 ;
田一宁 .
当代法学, 2009, 23 (03) :127-131
[8]   民事诉讼侵害阻断制度释义及其必要性分析 [J].
郭小冬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09, 27 (03) :119-130
[9]   试析专利侵权诉前禁令制度存在的问题 [J].
和育东 .
法学杂志, 2009, 30 (03) :61-63
[10]   正当程序视野下的诉前禁令制度 [J].
刘晴辉 .
清华法学, 2008, (04) :137-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