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4 条
黄河沉积物磷形态沿程分布特征
被引:28
作者:
张宪伟
[1
,2
]
潘纲
[1
]
陈灏
[1
]
廖龙标
[1
]
郭博书
[3
]
王晓丽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水质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内蒙古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来源:
关键词:
黄河;
沉积物;
磷形态;
分布;
SMT;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D O I:
10.13671/j.hjkxxb.2009.01.024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应用淡水沉积物中磷形态的标准测试程序(SMT),分析了黄河干流从源头到渤海整个沿程中21个表层沉积物样品的磷形态沿程变化规律和分布特征,并分析了沉积物中磷的来源和释放潜力.研究结果表明,沉积物中总磷(TP)含量范围在594.4~956.9mg.kg-1,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出现在三门峡和兴县.无机磷(IP)含量范围在475.2~944.2mg.kg-1,占TP的81.17%96.74%.有机磷(OP)含量范围在27.3~108.0mg.kg-1,占TP的3.26%18.83%.TP分布主要受IP控制.在IP中,钙结合态磷(HCl-P)是主要部分,含量范围在445.6~891.7mg.kg-1,占IP的94.16%98.81%;铁/铝结合态磷(NaOH-P)含量范围在10.1~37.2 mg.kg-1,仅占IP的1.19%5.84%.黄河沉积物向上覆水体释放磷的潜力不大.黄河沉积物中NaOH-P含量与活性态(Fe+Al)含量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玛多和兴海的沉积物具有特殊性.不同地点黄河沉积物的磷形态分布情况与区域磷污染状况及其地质环境条件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91 / 198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