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大学寻觅:一个现象学考察

被引:6
作者
王洪才
机构
[1] 厦门大学高教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现象学方法; 本质直观; 理想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
D O I
10.19355/j.cnki.1671-9468.2015.03.007
中图分类号
G640 [高等教育理论];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现象学作为20世纪西方重要的哲学流派对人文社会科学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但直到20世纪末叶才真正影响中国教育学界,而对高等教育学界的影响则极其微弱。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快速推进,高等教育意义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换,个体生命的价值开始凸显并成为高等教育活动中最具影响力的主题。传统研究范式在揭示高等教育宏大命题上的意义是不容怀疑的,但在揭示个体微观世界方面却捉襟见肘,而现象学研究范式则找到了用武之地。现象学关注生活世界,为人们祛除科学主义迷障提供了武器。从现象学视域看,高等教育的使命无外乎实现人的自我解放,高等教育研究目的无外乎对理想大学的追寻,从而为大学里生活的人们找到自我解放之途,摆脱管理主义的种种束缚。现象学的本质直观方法为高等教育研究转型提供了方法论指导,可促使高等教育研究尽快地进入人们的内心世界,走向真正的生活世界。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109+190 +190-191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高等教育管理方式转型的知识解读 [J].
毛亚庆 .
教育研究, 2013, 34 (12) :68-74
[3]   何为本质,如何直观?——关于现象学观念论的再思考 [J].
倪梁康 .
学术月刊, 2012, 44 (09) :49-55
[4]   生态化理念与高等教育生态化发展 [J].
彭福扬 ;
邱跃华 .
高等教育研究, 2011, 32 (04) :14-18
[5]   论儒家思想与人权的关系 [J].
乔清举 .
现代哲学, 2010, (06) :96-101
[6]   中国传统思维的典型范式 [J].
韩玺吾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32 (06) :47-50
[7]   现象学教育学:颠覆、回复与整合 [J].
王洪才 .
比较教育研究, 2007, (08) :22-27
[8]   秉持现象学态度的教师教育理论研究 [J].
金美福 .
教育研究, 2007, (08) :58-62
[10]   教育现象学:问题与启示 [J].
高伟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4, (01) :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