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5 条
黄河源区多年冻土空间分布变化特征数值模拟
被引:18
作者:
马帅
[1
,2
]
盛煜
[1
]
曹伟
[1
]
吴吉春
[1
]
胡晓莹
[1
,2
]
王生廷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来源:
关键词:
黄河源区;
多年冻土;
空间分布;
变化特征;
数值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14 [冻土学];
学科分类号:
070501 ;
摘要:
基于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预估的气温变化情景,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黄河源区典型冻土类型开展模拟,推算过去及预测未来黄河源区冻土分布空间变化过程和发展趋势。结果表明:1972-2012年源区多年冻土只有少部分发生退化,退化的冻土面积为833 km2,季节冻土主要集中在源区东南部的热曲谷地、小野马岭以及两湖流域南部的汤岔玛地带;RCP 2.6、RCP 6.0、RCP 8.5情景下,2050年多年冻土退化为季节冻土的面积差别不大,分别为2224 km2、2347 km2、2559 km2,占源区面积的7.5%、7.9%、8.6%;勒那曲、多曲、白马曲零星出现季节冻土,野牛沟、野马滩以及鄂陵湖东部的玛多四湖所在黄河低谷大片为季节冻土;2100年多年冻土退化为季节冻土的面积分别为5636 km2、9769 km2、15548 km2,占源区面积的19%、32.9%、52.3%;星宿海、尕玛勒滩、多格茸的多年冻土发生退化,低温冻土变为高温冻土,各类年平均地温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升高。到2100年,RCP 2.6情景下源区多年冻土全部退化为季节冻土主要发生在目前年平均地温高于-0.15oC的区域,而-0.15-0.44oC的区域部分发生退化;RCP 6.0、RCP 8.5情景下目前年平均地温分别为高于-0.21oC以及-0.38oC的区域多年冻土全部发生退化,而-0.21-0.69oC以及-0.38-0.88oC的区域部分发生退化。
引用
收藏
页码:1621 / 1633
页数:1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