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灌溉方式对苹果园土壤水分动态、耗水量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43
作者
李巧珍
郝卫平
龚道枝
王庆锁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关键词
苹果; 微喷灌; 土壤含水率; 耗水量; 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661.1 [苹果];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探讨不同灌溉方式对苹果园土壤含水率、生育期耗水量、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于2005年4~11月在密云水库上游地区新城子蔡家甸有机苹果基地布设了3种灌溉方式(管灌、滴灌和微喷灌)及对照(不灌溉)共4个处理、3个重复的对比试验。分别在苹果树开花期、枝条速长期、成熟期和封冻前灌水,依据不同灌溉方式的灌溉效率以及田间土壤实际含水率等因素确定灌水量。结果表明:(1)在3种灌溉方式处理中,微喷灌、滴灌处理的0~6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较高,入渗深度在80 cm以内,未产生水分深层渗漏。管灌向下入渗深度大于微喷灌和滴灌,达到120 cm。(2)在整个生育期内,微喷灌和滴灌处理比管灌节约灌水量分别是31.99%和49.83%;微喷灌和滴灌条件下果园耗水量较管灌分别减少11.52%和12.49%。(3)从产量来看,微喷灌、滴灌、管灌产量分别比对照高25.74%、9.99%和0.78%;微喷灌产量达到51 000 kg/hm2;其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且达到9.288 kg/m3。总体看来,微喷灌是相对较好的节水增效灌溉方式,值得在果园灌溉中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28 / 13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干旱半干旱牧区灌溉草地发展模式及技术研究 [J].
荣浩 ;
刘艳萍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5, (03) :9-11
[2]   在果树生产中利用微喷灌溉技术的效益评价 [J].
张养安 .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 (01) :55-57
[3]   半干旱地区果园微喷灌节水增效试验研究 [J].
黄玉芹 ;
张文才 ;
王佩英 ;
李振平 .
内蒙古林业科技, 2004, (01) :25-29
[4]   水资源短缺对北京农业的不利影响分析与对策 [J].
王红瑞 ;
刘昌明 ;
毛广全 ;
刘杰 .
自然资源学报, 2004, (02) :160-169
[5]   库区主要经济林水源涵养功能分析 [J].
李德生 ;
张萍 ;
张水龙 ;
朱殿兴 ;
鲁法典 .
水土保持通报, 2003, (04) :46-49
[6]   黄土高原西北部春小麦集雨微灌的产量及水分效应 [J].
蔺海明 ;
张志山 ;
谢忠奎 .
生态学报, 2003, (03) :620-626
[7]   陇中半干旱区小麦和玉米补灌效应研究 [J].
蔺海明 ;
牛俊义 ;
秦舒浩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1, (04) :80-86
[8]   充分灌与调亏灌溉条件下苹果树微喷灌的耗水量研究 [J].
黄兴法 ;
李光永 ;
王小伟 ;
曾德超 ;
孙乃健 .
农业工程学报, 2001, (05) :43-47
[9]   充分微喷灌溉条件下苹果树耗水量的研究 [J].
黄兴法 ;
李光永 ;
王伟 ;
曾德超 ;
孙乃健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1, (04) :42-46
[10]   高塬沟壑区苹果微灌方式试验研究 [J].
李怀有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1, (02) :4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