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和玉米秸秆不同还田量下腐解特征及其养分释放规律

被引:33
作者
岳丹 [1 ,2 ]
蔡立群 [1 ,2 ,3 ]
齐鹏 [1 ,2 ]
张仁陟 [1 ,2 ,3 ]
武均 [1 ,2 ]
高小龙 [1 ,2 ]
机构
[1] 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
[2]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 甘肃省节水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小麦秸秆; 玉米秸秆; 还田量; 腐解特征; 养分释放率;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16.084
中图分类号
S141.4 [堆肥、沤肥];
学科分类号
090101 ;
摘要
通过设置在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李家堡镇麻子川村尼龙网袋埋土试验,研究玉米、小麦秸秆在10g、30g、50g、70g四个还田量水平(等碳量以小麦含碳量为基准)的腐解特征及其养分释放规律。结果表明:经过100天的腐解,玉米、小麦秸秆的腐解速率均呈现出前期快、后期慢的趋势,玉米秸秆腐解率大于小麦秸秆。就秸秆四个还田量水平来说,还田量为26.23g的玉米秸秆腐解最快,累积腐解率为64.15%,而玉米秸秆还田8.74g处理的腐解最慢。而小麦秸秆还田量为50g的腐解效果较好,10g还田量水平下的腐解率最小。因此,玉米秸秆26.23g或小麦秸秆50g还田的腐解效果较好。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土壤农化分析.[M].鲍士旦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2]  
两种耕作方式下黄土高原旱作农田还田玉米秸秆腐解特征与养分释放研究.[D].牛怡.甘肃农业大学.2014, 05
[3]   油菜秸秆还田腐解变化特征及其培肥土壤的作用 [J].
胡宏祥 ;
程燕 ;
马友华 ;
于学胜 ;
项金霞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12, (03) :297-302
[4]   不同水稻栽培模式和秸秆还田方式下的油菜、小麦秸秆腐解特征 [J].
武际 ;
郭熙盛 ;
王允青 ;
许征宇 ;
鲁剑巍 .
中国农业科学, 2011, 44 (16) :3351-3360
[5]   三江平原地区不同有机物料腐解规律的研究 [J].
匡恩俊 ;
迟凤琴 ;
宿庆瑞 ;
张久明 ;
高中超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0, 18 (04) :736-741
[6]   不同作物还田秸秆的养分释放特征试验 [J].
戴志刚 ;
鲁剑巍 ;
李小坤 ;
鲁明星 ;
杨文兵 ;
高祥照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06) :272-276
[7]   农田不同肥力条件下玉米秸秆腐解效果 [J].
王旭东 ;
陈鲜妮 ;
王彩霞 ;
田霄鸿 ;
吴发启 .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10) :252-257
[8]   麦秆、油菜秆还田腐解速率及养分释放规律研究 [J].
李逢雨 ;
孙锡发 ;
冯文强 ;
秦鱼生 ;
王昌全 ;
涂仕华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 15 (02) :374-380
[9]   不同还田方式作物秸秆腐解特征研究 [J].
王允青 ;
郭熙盛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8, (03) :607-610
[10]   紫色土丘陵区秸秆还田的腐解特征及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J].
陈尚洪 ;
朱钟麟 ;
吴婕 ;
刘定辉 ;
王昌全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6, (06) :141-144